当阳大力实施“一个单位一个特色人才工程”

人才是第一资源,智力是第一资本。当阳市努力改变抓人才工作仅由组织部门和人才办“独唱”的局面,以项目化、评审制为指挥棒,突出以“用”为本,以“特”为要,使“独唱”真正变成了各地各单位的“大合唱”,他们在结合地方和部门实际的项目比拼中也亮出了“好声音”。

今年,该市再次开展“一个单位一个特色人才工程”项目集中评审。全市43个项目参加初审,22个特色人才项目进入复审。评审由7名专家评委、24名群众评委现场评分。专家评分占70%,群众评分占30%,以此计算最后分数。

评审会上,既交流,也交锋。22家参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以PPT形式展示本地本单位特色人才工程。该市人社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人才评价;科技局结合当阳主导产业、规模产业需求开展“321”计划;淯溪镇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实施人文淯溪“薪火”工程……

最终,极富“含金量”的评审结果出炉。该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2个项目获一类资助,人社局《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程》等3个项目获二类资助,另有10个项目获三类资助。一、二、三类资助标准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集中评审中,7个项目“榜上无名”,零资助。

当前,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的问题同时存在。为此,必须把解决人才使用中的难点问题、社会关注和人才期待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当阳以实施人才工作特色项目为依托,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人才政策对人才发展的导向作用、推动作用、保障作用,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以“人文淯溪 ‘薪火’工程”为例,淯溪镇在培养文化遗产传承人方面,建立健全文化传承人选育机制,指导帮助民间艺人面向社会选育文艺继承人。围绕漳河大鼓、杀故事、皮影戏、民间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积极支持和协助民间艺人制定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工作计划,加紧授徒传艺,培养新的传人。截至目前,已培养青年文化传承人100多人,跟踪培养漳河大鼓、电影放映、民俗知识宣传等方面的传承人12人。农民作家陈红耀四次到全省高级创作培训班,创作地方小戏作品100多件,多件作品获奖,成为“湖北省中青年人才库”成员。

为了使广大乡土人才真正成为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中坚力量,助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当阳着力打造人才政策高地,推出《当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及管理办法》《当阳市沮漳英才“双百计划”》《当阳市优秀专家选拔管理服务办法(试行)》等政策红包,对评选出的现代农业特色人才一次性奖励2万元,评选出的特殊支持人才奖励10万元科研经费,评选的优秀专家届内可享受4.32万元专家津贴。

农业、人社等部门合力为农村实用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行现代农业特色人才开发工程,培育了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的新型农业带头人。该市食用菌高产栽培培训班学员张德与姜述华等5人,投资500万元创办了“庙前华鑫灵芝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年生产、加工、销售灵芝菌、香菇等产品300余吨。学员崔永月投资120万元,兴建了年产300万棒的香菇菌棒加工厂。学员曹美清筹资70多万元,建立了庙前镇食用菌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200多万元。山羊标准化养殖培训班学员李化军成立了当阳市盛丰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山羊养殖社员65户,每年山羊养殖规模达13000头以上、出栏5000头以上。

截至目前,该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6851人,其中高级590人、中级1497人、初级4764人。(三峡日报 通讯员赵剑云、李琼,记者尤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