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丨宜昌冲菜

作者丨韩永强

“冲菜”究竟是不是这两个字?民间有多种表达,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冲菜”的读音,要重点强调“冲”,必须读第四声。还有一种说法,“冲菜”叫“宠菜”。据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在秋末初冬蔬菜匮乏时,偶然间发现田园里有一种青菜,几乎要枯萎了,他把这几棵青菜取回家,家里人说这青菜叶子已经老得发黄了,肯定不能吃了,丢掉吧。诸葛亮却拿过来,洗干净切碎之后,放进开水里焯,让大家吃,结果口感很差,难以下咽。诸葛亮把它丢进一个瓦盆里。几天后,丢进瓦盆里的菜突然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味道,诸葛亮把它取出来,加入调料尝了尝,一股冲劲直冲鼻腔,口舌之间津液横生,仔细巴咂巴咂嘴巴,回味无穷。家人不以为然,但诸葛亮从此爱上了这个味道,他出山之后依然念念不忘。刘备为了尊重诸葛亮,也学着吃这个菜,于是有人就把这个菜命名为“宠菜”。

在以冲菜闻名的远安,关于冲菜还有另一个传说。建安十四年,关云长夺取襄阳之后,率领三军路过远安,远安人敬佩关公,箪食壶浆相迎,远安特色菜冲菜自然名列其中。传说关云长深夜秉烛读《春秋》时,取来远安冲菜佐酒,被冲菜猛烈的冲劲儿冲得倦意顿消,神清气爽。关云长在被冲得眼泪长流之后,拍案叫好,赞曰:“此乃阳刚之肴,正气之源,吾之所喜,三军宠之!”从此,远安冲菜有了“宠菜”之名。

“冲菜”是什么菜做出来的?宜昌很多地方都做冲菜,虽然主要食材是青色的蔬菜,但是各地用的“青菜”各有不同。秭归人用来做“冲菜”的原材料有一个专属的名字“青菜”,是一种特指的叶片宽大厚实的绿叶青菜。深秋初冬季节,颜色翠绿的“青菜”抽出含着花苞的菜薹,就可以用来做冲菜了。 “冲菜”的神韵,必须体现在一个“冲”字上。饭桌上,大碗小碟摆开了,最后上来的是冲菜。色泽金黄的冲菜,被装在白瓷盘子里,淋了一点儿芝麻油,闪着油汪汪的光泽,就像要勾走人的魂一样扑闪着魅力。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米饭,夹一点“冲菜”放在白米饭上,快速咽下喉咙,一股带着人间百味的刺激直冲“天门”,顿时七窍贯通,让人立马弯腰掩面,喷嚏一个接一个,一把鼻涕一把泪,紧闭双眼,张大嘴巴,大口做着深呼吸。吃“冲菜”的人吃得如此“灾难深重”,让不懂冲菜味道的人看了“惨不忍睹”,觉得匪夷所思,而吃冲菜的人却一边擤鼻子擦眼泪,一边大呼“过瘾,过瘾,好过瘾啊!” 一边又把筷子伸向冲菜盘子里。

记忆中秭归做冲菜吃冲菜是在深秋或初冬时节,“青菜”抽薹时,掐菜薹的时机必须掌握好。菜薹太嫩了掐回家,做出来的冲菜“一包水”,吃起来没有一点点“冲劲”,嘴里只有水湿气和青草味儿。掐回来的菜薹开满了花,做出来的冲菜是木木的木渣味,难以下咽。最佳时段是菜薹有了花蕾或者花蕾欲开未开时,把这样的菜薹掐回家,才能做出最有滋味的冲菜了。

冲菜只是一道风味小菜,却是地地道道的功夫菜。从时间到制作工艺,都不能求急,更不能马虎,所以吃的人需要有耐心,做的人需要循序渐进。

母亲教我们做“冲菜”从采菜薹开始。把青菜的大叶片分开,掐下恰到好处的菜薹二三十茎左右,拿回家放到竹篾筲箕里,晒到秋日的阳光下,使其变蔫(秭归话读yang)。判断菜薹“蔫”的程度是否合适,是用手拿起菜薹抖一抖,菜薹有韧性而不会折断就恰到好处。秭归农家青菜不打农药,“蔫”好了的菜薹不用水洗,切成一寸左右的节,就可以直接制作冲菜了。

在铁锅里烧开一锅水,把切好的菜薹倒进去,在半分钟内迅速翻滚几个来回,取出菜薹控干水分,立马装进瓦罐坛子里封口。这道工序叫“断青”。食客必须耐心等待一整天或者一个夜晚,才可以吃到让你“欲罢不能”的冲菜。冲菜是否做得到位,颜色是第一道关口。被开水“滚过”的菜薹,在密封的坛子里自我发酵,碧绿的色彩摇身一变而金黄,就是过了第一关。如果冲菜颜色有黄有绿,说明在开水锅里焯的时候,叶片没有抖开抖散,受热不均匀。第二道更重要的关口就是把坛子口打开,立即有一股“冲劲”冲了出来,恭喜你,冲菜做到位了。也有人不用开水为冲菜菜薹断青,而是把铁锅烧得微微发红,把切成节的菜薹倒进锅里快速翻炒几十秒钟,立即取出装进坛子里密封。无论用开水还是烧红的干锅,手脚麻利是为青菜菜薹断青的关键,时间长了,菜薹就会被“煮趴了”或者“烫熟了”,时间太短,达不到断青的目的,冲菜吃起来就是一嘴的“青草味儿”。有人为此专门编出了冲菜的口味特点,以及做冲菜的“口诀”:“冲菜越冲越舒服,冲菜不冲味全无。青菜焯水八十度,趁热装坛要迅速。坛口密封莫敞气,三个要点要记住。”

秭归人制作的冲菜很细致,吃冲菜的时候也很讲究。把密封了一天(或一夜)的冲菜从坛子里根据人员多少取出一些,放到青花瓷盘子里,加入适量盐巴、切碎的红辣椒、葱花儿,再淋上稍许芝麻油使其发亮,搅拌均匀之后就是色香味俱全,养眼养心而让人忍不住要下箸的秭归冲菜了。秭归人吃冲菜同吃节节根等野菜一样,非常尊重冲菜自己的个性,所有的佐料都是为了烘托氛围,让色彩更养眼。这样的冲菜最天然,几乎无添加,吃起来冲的劲道很大却爽口。吃的人一箸冲菜入口,口、鼻、眼、胃等多个器官的功能都会被激活,高速运转而迅速做出反应。一时间吃了冲菜的人掩面、低头、皱眉,甚至“眼泪鼻涕一把乎”,全部是“痛苦状”,场面让人忍俊不禁。但是随着那股冲劲过去,大家个个神清气爽,笑逐颜开,又把筷子伸到冲菜碗里去了。因此,冲菜又有另外一个别名“无性菜”。“无性”是宜昌的一个方言,意思是“没有记性”。说的就是喜欢吃冲菜的人,明明被冲菜冲得“痛苦万分”,可是马上就又把筷子伸到冲菜碗里去了,可见冲菜对宜昌人具有多么大的魅惑力。外地人如果鼓起勇气吃了冲菜,一般都会问:你们这么喜欢吃芥末?秭归人不知道什么是“芥末”,只知道冲菜的“冲”,是自然生长的青菜薹和特有的工艺制造出来的,绝对天然无化学添加。

冲菜可以直接作为一道凉菜下饭、佐酒,也可以同其他食材配伍做炒菜,如冲菜炒腊肉,味道咸中带鲜,还透着若有若无的甘甜。菜肉混合,使肉香更浓,而冲菜吸收了肉味,也更香醇。存放时间较长的冲菜有了酸味,冲劲淡了,可以用来下鱼火锅,能压制鱼腥味而提升鱼的鲜香味,冲菜自身的味道也恬淡平和,滋味绵长了。

宜昌人自古以来爱吃冲菜,他们不知道冲菜有这么多强身健体的功能,但是他们却知道有了冲菜,他们的生活中就有了更饱满的滋味,这样的滋味让不懂冲菜的人觉得匪夷所思,而让宜昌人、让懂冲菜的人感觉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