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白洋港全景 宜昌市港航局供图
宜昌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枢纽,水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优势和特色明显,港航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记者从近日市政府和市港航维护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宜昌港航海事部门围绕“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在共抓大保护、推动水运转型升级,服务宜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努力作为。
腾出39公里 复绿1213亩
宜昌长江岸线涌动绿色生机
万里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浩浩汤汤奔流入海,流经宜昌464公里,怎样才能确保宜昌一江清水东流?
围绕部门职责,宜昌港航海事部门先后启动了推进非法码头整治、岸线生态整顿、港口船舶防污染“三大标志性战役”。
全市目前共关停取缔码头216个,将经营性码头总量压缩至85个。督促落实“环境整治八条”,加强码头规范营运管理;加快推进砂石集并中心建设,全年建成砂石集并中心(点)6个,枝江滕家河砂石集并中心成为全省示范点。
通过综合整治,全市港口码头功能布局得到调整优化,港口岸线环境形象明显改观。共腾出岸线39公里,修复生态岸线25公里,复绿面积1213亩。在宜昌港总体规划修订过程中,规划港口岸线相比上一轮减少38.91公里,长江干线港口岸线压缩至50公里左右。
散货码头全部建设了防污染设施,油品装卸码头全部配备围油栏……全市生活垃圾、油污水接收转运船达40艘,年转运能力达24万吨。总体接收转运能力位于全省前列;拆解老旧运输船舶等109艘,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及防污染改造80艘,促进船舶总体排放大幅降低;新建船舶“四污”证书发放率达到100%,居全省第一。
与国家电网部门通力合作,推进港口岸电建设试点示范。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高标准完成了太平溪客运码头、云池集装箱码头、白洋一期工程、茅坪港客运码头等重点港口的规范化岸电示范建设,至此,我市主要客运、集装箱等重点港口全面建成高标准、规范化岸电设施。全市除危化码头外的71个经营性码头中,63个具备了港口岸电供电能力。至年底,全市港口岸电全覆盖的目标可望基本实现。
造船航运位居全省前列
水运经济保护发展相得益彰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一边是长江岸线生态资源的恢复,另一边是水运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全市港口吞吐量预计完成68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完成14.5万标箱,继续稳居全省第二。水路客运市场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两坝一峡”、清江画廊、长江夜游等短线旅游火爆,水路客运量预计突破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占全省近80%的份额。
七大类港航项目、五大类支持保障项目建设,直接投资15亿元以上。今年纳入考核的8个港航项目中,白洋二期码头工程、七星台综合码头、三峡国际游轮中心码头、秭归三峡库区支流航道等4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清江画廊旅游码头、三斗坪旅游客运港改扩建、香溪河航道提等升级工程等三个项目开工建设;红花套综合码头完成主体建设。
白洋港一期正式开港运行,茅坪港、白洋港开启商品车滚装翻坝运输。白洋港口物流园区、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翻坝疏港铁路、白洋进港铁路、翻坝信息化支撑平台等项目进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前期准备和配套建设全面展开。
全年新建船舶125艘,船舶建造检验工作量占全省50%以上的份额,造船业产值20亿元以上。宜昌船舶工业园已成为长江中上游规模最大的船舶建造基地。船舶工业快速发展,造船业“一枝独秀”。
全市管辖水域碧水安澜,继续保持“零安全事故,零污染事件”的平稳局面。
构建航运发展新格局
推动水运绿色发展实现新目标
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深入推进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主旋律,船、港、岸是水运绿色发展的三大主题。宜昌市港航海事中心将在践行长江大保护,推动宜昌水运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开拓进取。
以无序码头治理为抓手,努力推动港口“区域一体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推进“区域港口绿色一体化”发展和港口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三峡翻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绿色水运高质量发展;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港口船舶污染防治能力建设;以航运高端服务发展为抓手,不断增强宜昌港航发展新活力。(上拿下商报记者 田东明 通讯员 易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