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香溪化工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拆除现场(4月30日无人机拍摄)。去年9月,宜昌出台《关于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文件,根据化工企业是否符合规划、区划、安全和环保四项标准,制定3年行动方案,计划关停34家整改不达标企业,转产改造升级100家安全环保风险较低的企业,最终实现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清零”。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新时代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掀开了新时代宜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五个关系。宜昌,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在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上勇立潮头?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市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昌清。
要论
2016年以来,湖北宜昌市意识到“化工围江”对制约城市发展的严重性,下定决心,制定化工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一手抓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化工过剩产能,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转、搬”,防范化工污染风险;另一手利用旧动能腾退出的新空间培育精细化工产能,引导化工产业向高端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新面貌。2017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14%、水耗下降13.7%,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9.3%、6.5%,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增长。实践证明,只要思路对头、扎实推进,实现旧动能和新动能的转换是大有可为的。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导向上,要紧盯“指挥棒”
记者: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宜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了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既是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必然选择,也是宜昌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目标的关键所在。请您谈一谈在宜昌新旧动能转换中应把握的主要方向。
李昌清: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新旧动能转换是一场深刻变革,新动能之“新”,新在理念、新在供给、新在产业;旧动能之“旧”,旧在业态、旧在技术、旧在模式。
在导向上,我们要紧盯“指挥棒”。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遵循。当前,宜昌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正在向“好不好”“上台阶”转变。再靠过去那种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的旧动能来拉动经济增长,既会“拉不动”也会“行不通”,必须要靠新动能。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就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把是否符合新发展理念作为区分新旧动能的基本标准,对得上的赶紧“转”,对不上的坚决“弃”。反之,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用新瓶装旧酒”,不仅会让新旧动能转换变形、走样,还会错失高质量发展的良机。新动能与旧动能是相对的、是动态发展的,旧动能通过升级改造也可以变成新动能,新动能随着时代发展、技术革新也可能会衰落成旧动能。
在方法上,要用好“辩证法”
记者: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处、多点、多面精准协同发力,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在用好“辩证法”指导实践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李昌清: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不将旧动能完全抛弃而是有选择地扬弃,即充分利用旧动能中可供利用的部分,将其加以改造提升,使其成为新动能。同时,还要放大自己的特色优势,大力培育新动能,大胆发展新经济,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一是坚持“长短”结合。短期看,无论是推进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煤矿关闭退出,还是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不可能是观花赏景、皆大欢喜,必然会带来阵痛。长远看,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能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因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又要尽量提升转换效率、缩短转换阵痛期,避免新旧动能“青黄不接”。
二是坚持“破立”并举。“破”是破旧,“立”是立新,“破旧立新”是新旧动能转换最鲜明的特点。对宜昌来说,“破”的当务之急是痛下决心、壮士断腕,“加减乘除”并用,继续强力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高标准建设好宜都、枝江两个专业化工园区,促进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精细化转型升级;同时,抓实“工业技改三年行动”,加快提升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立”的重点是,加快构建具有宜昌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具体说来,应聚焦生物医药、健康养老,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仿制药生产基地,积极培育“四季宜昌、康养三峡”名片,着力做大“大健康”产业;聚焦全域旅游,叫响“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电名城”品牌,促进旅游业占比上升、质效提升,着力做强“大旅游”产业。聚焦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物流业态创新,着力做优“大物流”;聚焦重点项目,加快三峡数据存储与灾备中心等建设,着力做实“大数据”产业。此外,还应下大气力培育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军民融合等产业,努力形成新的增长点。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机构、人才、市场、资金都充分活跃起来,为旧动能改造提升、新动能加速成长插上翅膀。
三是坚持“两手”发力。就是要善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握好市场的“无形之手”,为新旧动能转换加油助力。重中之重是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巩固“四多合一”改革成果,纵深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改革,尽快推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标准地“出让制”、“先建后验”制、局长进驻政务服务窗口办公制等改革落地见效,加快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
在路径上,要坚持“走绿道”
记者:去年以来,宜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实劲、韧劲狠抓长江大保护,着力推进绿色发展、转型跨越,全市生态环境出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您对我市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有哪些建议?
李昌清:市委《决定》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即突出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两大重点,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在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上走在全省前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我认为,实现“两个走在前列”,在路径上要坚持“走绿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宜昌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肩负着保证“一库清水”、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特殊使命。经过全市上下一年多的努力,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上已经取得先行优势,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动能转换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得到上级肯定、群众点赞。我们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引领,加快调整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四个结构”,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切实为现代特色农业种下绿色希望,为工业和服务业打上绿色烙印,加快发展循环低碳绿色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含绿量”,坚定不移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按要求全面完成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持续推进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循环化方向发展,加快把宜昌建设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
(三峡日报 记者 金贵满 邓明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