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首日 宜昌市急救中心出车76趟创入夏新高

“桑拿天”防暑降温也要防“情绪中暑”

7月17日,正式入伏,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记者从市急救中心获悉,入伏首日,该中心急救出车达76趟,创下了入夏以来的新高,其中以创伤和心血管病人为主。

中暑和心血管病人增加

持续酷热,高温导致的中暑和心血管病人开始增加。17日,市急救中心接到两起市民中暑报警电话。记者从城区各大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也了解到,全市各医疗机构接诊的肠胃不适、感冒发烧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始增多。

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周敬梅提醒市民,高温天气外出要注意防暑降温。老人、小孩、孕产妇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1点至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出门,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户外工作者尤其要注意高温防晒工作,及时补充水分,注意劳逸结合。市民外出可提前准备清凉油、风油精等。

遇中暑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在中暑早期症状出现时,降温是关键,应立即将中暑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躺下休息,迅速用冰块、湿毛巾在中暑患者颈部以下进行全身降温,同时在患者意识清楚的情况下,给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避免发展到重症中暑阶段。在野外环境下发生中暑,可以将中暑患者颈部以下身体浸泡于温度相对较低的河水、池塘中降温。 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接受治疗,同时在调度员的指导下积极实施心肺复苏,为后续专业医生的救治争取机会。

非机动车事故引发外伤增加

数据显示, 17日当天急救出车收治创伤病人22例,以车祸为主,其中电动车等非机动车事故有增加趋势。周敬梅解释,电动车和自行车车主因为路上少有遮挡,想尽快回到室内,忽略了路况,有的甚至违章闯红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周敬梅温馨提示,高温天驾驶非机动车,驾驶员可以通过穿防晒衣,戴遮阳帽的形式,避免阳光直射,预防中暑。骑车的时候也可以适当涂抹防晒霜。车上要准备好水,在行驶过程中,及时补水。

周敬梅同时提醒,高温天驾驶也要注意交通安全。尽量不要给电动车装遮阳伞,因为遮阳伞虽然有一定的遮阳效果,但是加装遮阳伞会遮挡视线,行驶中容易刮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高温天气防止“情绪中暑”

除了车祸外伤,因口角纠纷引起的外伤增加也导致创伤患者增多。主要原因是夏季各类聚会、聚餐增多,一些市民喝酒后情绪激动,容易因为小摩擦、纠纷、口角而大打出手。

周敬梅解释说,连续高温之下,人的体力消耗大,容易疲劳,精神、情绪也会发生波动,容易出现情绪烦燥、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这就是“情绪中暑”。

周敬梅提醒市民,随着酷暑到来,各类“情绪中暑”症状频发,有时可能因为一句话或一点小事而酿成大祸。因此,市民应在高温天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遇事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周敬梅建议,保证睡眠充足,高温时尽量减少剧烈运动,避免体能消耗过多,损害身体新陈代谢。饮食上尽量清淡易消化,少饮烈酒少抽烟。另外,要静心、安神,做好自我心理调节。(三峡日报 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郑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