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文化的“求索者”——文化名人眼中的谭斌

一台《大端午》,登上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将屈乡端午诠释得美仑美奂,激起了海内外观众的端午情怀。

一曲《敲起琴鼓劲逮逮》,斩获全国群星奖,唱出了屈乡儿女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屈原艺术团,一个山区县艺术团,将屈乡文艺带到千里之外的加拿大,多次迎接文化部考察调研,并得到领导高度赞誉。

这些奇迹的发生都离不开团长谭斌——这位艺术道路上“求索者”的不懈努力。

“谭斌是个对艺术事业非常执着的人,天大的困难他都不怕。” 国家一级导演、宜昌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陆洞元说起谭斌满是钦佩。与谭斌合作16年,也见证了谭斌的“文化苦旅”之路。

2002年,刚刚出任团长的谭斌倍感前所未有的压力:没有音响、灯光设备,没有节目、没有服装,也没有创作人员。他不仅向自己的母亲和姐姐借钱,还贷款去买设备、搞创作。

“我劝他不能贷款,还不了可怎么办啊!” 陆洞元说。谭斌却说,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要趟出一条新路,把艺术团搞好。

2004年,宜昌市第四届专业文艺汇演比赛举行。谭斌打算趁此机会创作一台浓郁屈乡风味的节目,打个翻身仗。他三顾茅庐请来5位省、市知名艺术家长驻秭归,精心打造参评节目。为了节约,他只得请专家们住在自己和职工家里,大家拿锅支灶,自己买菜做饭,冒着盛夏的高温为专家们办了5个月的临时食堂。最终以一台《屈乡画情》在汇演中夺魁。

自此之后,邀请名家大师来团指导,成为屈原艺术团的传统。“秭归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谭斌就像我大哥,来这里采风、上课感觉很亲切温暖。”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导汪艳说。

“谭斌是一个不计功利,有见地、有前瞻性的文化人,他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重视其发展。” 陆洞元说。他组建成立了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走遍秭归的山山水水,大力开展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谭斌将流落于田间地头的地方戏剧秭归建东花鼓戏,进行再创作后搬上艺术舞台。他将《建东花鼓舞》舞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他打造的建东花鼓戏《一女许三家》首次演出,就得到专家和百姓的一致赞赏。2014年,秭归建东花鼓戏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谭斌就是这样一个不求功名利禄,痴迷于文化艺术事业的“求索者”。(三峡日报 记者 赵璟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