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嫘祖镇灵龙峡,位于黄柏河东支流上游,河两岸峡谷深壑,十里笼翠,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通讯员 黄海涛 摄
6月3日,“走近黄柏河”栏目采访组来到远安县嫘祖镇,探访该镇实施黄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情况。
“黄柏河流域全长162公里,流经远安境内有41公里。主要涉及西河、盐池、望家、窑河、苟家垭等9个村。流域3公里内的农户有900余户2600多人。”在西河村委会,镇党委宣传委员杨圣伟向记者介绍情况。
“对于黄柏河流域两岸的村民来说,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生活垃圾如何清运,二是生活污水如何处理。”杨圣伟到嫘祖镇时间不长,对这方面的情况却很熟。
他告诉记者,对于农村的垃圾处理,推行的是“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办法。镇里为东支流沿岸9个村配备了91名保洁员,负责村道等公共区域的清扫,并督促农户及时将垃圾分类后送达村堆放点,然后由村保洁公司清运到镇保洁公司中转站。
在镇保洁公司中转站,记者见到七八个货厢式垃圾箱,大部分是空的,只有两个装有生活垃圾。“昨天转运10多车到县城收处中心,这些是今天刚送来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费用有保障吗?清运如何监督?”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两个问题,镇村干部你一言我一语,回答得很清楚。村保洁员劳务费、垃圾转运费由县、镇专项资金配套,按照辖区农村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标准预算农村垃圾治理经费。
这些费用都要与保洁员和转运人员工作质量挂钩。村里负责考核保洁员,镇里负责考核转运中心,凡是考核不符合要求的,按所扣的分数折算成钱,从当月劳务费中扣除。
“对于黄柏河流域远安段的水环境治理,我们主要采取三种方式:镇集中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在小支流汇入口建“快渗池”,对集中居住的农户建发酵池。提到流域治理,随行的远安县水利局水政科技术人员吴刚告诉记者。
“这个专业性太强,理解起来有难度,我们还是到现场去看看吧?”“可以可以,附近就有两个发酵池。”记者话音未落,大家都立即起身。
离开村委会,往山沟方向走了三四百米,就见到了一个居民安置点。“这里11户共用一个发酵池。”村里主要领导都出差了,治调主任何全平带着记者采访。
“发酵池在哪儿呢?”记者在现场到处张望,也没发现。“就在这下面。有15米宽,近30米长,全部采用封闭式。”何全平所指的地方,看上去是个小花园,种的有桂花村、常青树、月季等。
“生活污水通过管网,全部接到这个发酵池进行沉淀,然后漫溢到出口,进入渔林溪,流入东支流。这种封闭的发酵池既安全,又防臭。”何全平解释道。
在村委会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桥,渔林溪就从这里入口。记者站在公路边向下看,只见河床上有混凝土浇筑的“一横三纵”格子,大约有150平方米。如果没人讲解,很难猜到是做什么用的。
“第一格头装的是圆石,第二格装的是砂卵石,第三格装的是环保材料。过了这三关后,水质就基本达标了。像渔林溪支流两岸居住的农户较多,生活污水直排,必然影响水质。在入口处建‘快渗池’,就能起到‘总把关’作用。”吴刚到底是技术人员,讲得既专业,又通俗易懂。
记者获悉,投资1600多万元的镇污水处理站已于去年5月竣工。前不久,远安县在嫘祖镇召开了“黄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出台了具体治理方案,目前10多个部门正齐心协力,整体推进。(三峡日报 记者 田云兵 裴乔丽 廖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