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已至春将逝,又到一年别春时。很多人弄不明白为何全市植树造林的势头未见放缓?其实,有疑虑的人,是把植树造林当成春天的“专利”了。的确,阳春三月是植树的最好时节,但这并不代表植树只能在春季进行,按照现在的科技手段以及宜昌的气候条件,其他季节也能植树。更何况推进长江岸线生态复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人人时时处处行动起来。基于此,市委去年提出“四季挖窝,三季种树”,就是要通过人人出力,日积月累,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众所周知,地虽有富庶贫瘠之分,无法改变,却可适时从局部土地“调”富“济”贫,创造条件植树造林;天虽有酷暑严寒之转,不能左右,却能在每年可种树的9个月时间里植下更多绿,赋予时间更多绿色内涵;人虽有术业专攻之别,很难统一,却能在不会植者挖窝、善栽者种树、专业者管护分工之中,人人参与,团结协作,修复生态。
植树造林,“植”与“造”都是行动,“树”与“林”才是根本,要让行动发挥作用,必须因地制宜,优选树种。像栾树这样的乡土树种,经历了大自然成千上万年的洗礼,更适合宜昌本地气候条件,后期管护成本也更低,以这些树种为种植主体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会更加稳定。像意杨这样的速生树种,六年就能长大成材,成材后每年伐几排、伐后接着栽,成为长江边上搬不走的“绿色银行”,形成年年“存”、年年“取”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以这个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创新类似“四季挖窝、三季种树”的方式方法,把生态意识植进全市人民生产生活的全时段、全过程,从而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共享绿色新生活。(三峡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