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坡地”变“绿色银行”
——龙头企业带动打造湖北最大的白茶基地
兴山县白茶基地。通讯员 张祖雄 摄
4月23日,在兴山县峡口镇普安村茶厂,10多名工人师傅正忙着在车间制茶。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辉军告诉记者,今年已收购了6万多公斤鲜叶,产值突破2000万元,带动全村100多个贫困户增收。
如今,白茶已成为普安村的支柱产业,当地是如何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低产坡地”变为“绿色银行”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基地示范 带动农户零散种植
“今年茶叶卖了4万多元,我脱贫了!”63岁的村民李明善和老伴正在茶田追加有机肥,当记者问到这些年的收入变化时,他直接从衣服口袋掏出一沓钞票说:“你看,现在荷包是鼓的,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普安村曾经靠种水稻、苞谷和绿茶为生,但传统种植产量低,一年到头村民只能“饱肚子”,多数人都选择外出务工。为了充分利用自然优势,2006年,村“两委”班子整合2500多亩土地,并对水、路、电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成功引进龙头企业昭君生态农业公司,成立兴山县昭君茶叶专业合作社。
想长期发展就要找对路子,王辉军瞄准“昭君白茶”市场,决定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公司基地示范带动农户零散种植,形成白茶规模化种植。
合作社免费提供苗木和肥料,政府每亩田补贴300元,专业人员手把手教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政策带动下,普安村家家户户种上白茶,增收致富。
创新模式 28个贫困户脱贫
“昭君白茶”的亩产值每年突破万元,吸引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种茶。
村民李明德一直和爱人在广州打工,普安村在发展白茶时,安排合作社的基地管理员帮他把荒地种上白茶,没想到第三年就卖了2300元。
“手都没伸一下就得了实惠,有搞头!”2011年,李明德决定回家专门种白茶,去年收入达5万多元。对于脱贫,李明德信心满满。
2018年昭君白茶开园时,昭君农业又优先选用全县300个贫困户到基地采摘春茶,户平增加劳务收入3000多元。贫困户喻常喜今年光茶叶就卖了1.2万元,她还在茶厂打零工,一年收入8000多元。“比之前种田强多了。”喻常喜说。
如今,普安村有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户122户324人,所有适合发展白茶的贫困户全被纳入合作社成员。昭君生态农业对口帮扶的37个贫困户,已有28户率先脱贫。
农旅融合 带动村民创业就业
近年来,昭君农业还将峡口镇岩岭村、琚坪村和普安村联合,连片建成普安千亩白茶核心基地、岩岭村500亩“巴渝特早”茶核心基地和琚坪村300亩白茶基地单元。“我们要整合资源,将茶文章真正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致富。”王辉军说,目前兴山已建成1.5万亩生态茶园,成为湖北最大的白茶基地。
记者在普安茶厂看到,一幅以白茶为主题的公园规划图格外显眼。王辉军介绍,为了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他们将围绕昭君白茶这一品牌,打造完善普安白茶主题公园和观光茶园基地,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农耕体验和乡村手工艺等农业新业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茶园乐趣,以带动当地更多老百姓创业就业。
“白茶产业真正富了一方百姓。”峡口镇党委书记张卫东说,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04元,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脱贫自然有了底气。(三峡日报 记者 荣飞 通讯员 邹远景 张祖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