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套“双语”微课堂教材在宜发布

让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彼此“说得出听得懂”

去年,在宜昌经商的新疆小伙阿西木告别了靠比划与汉族同胞交流的日子,成为一名能熟练运用汉语的商人,他所经营的民族团结餐厅还带动了12名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就业。这一转变得益于西陵区开展的汉族群众与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一对一”结对互帮互学活动。4月12日,宜昌市“双语双向”教育服务工作启动仪式在西陵区举行,同时发布“西陵双语”全省首套微课堂电子教材。

在西陵区,像阿西木这样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近2万人、流动人口近5000人,涉及维吾尔族、回族、苗族、满族、壮族等40个少数民族。为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发展,该区从2016年起,以语言文化教育服务为抓手,探索“双语双向”教育服务工作。同时,与三峡大学联合开发“西陵双语”微课堂电子教材,聘请少数民族干部和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教师,在重点服务窗口、社区干部、网格员、少数民族、居民代表中开展民族语言的学习推广。

“亚克西,你好!”在三峡大学黄河路的一家新疆民族团结餐厅里,老板阿西木笑盈盈地接待着顾客。通过线上线下“双语双向”学习,少数民族、汉族同胞逐步实现了彼此“听得懂”“说得出”“用得了”。去年6月,阿西木一家主动告别了多年摆流动摊的历史,每逢传统节日,他还邀请社区居民一起品尝他亲手制作的新疆小吃,与社区汉族街坊们载歌载舞。环城北路社区是新疆维吾尔族务工经商人员聚集地,汉语与维语的学习,增强了彼此的文化认同,让32名维吾尔族同胞与汉族同胞更加交融。

西陵区“双语双向”教育服务工作得到了省委和市委肯定。12日的启动仪式上,西陵区环城北路社区被授予“湖北省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培训点”,西陵区大学路社区、伍家岗区汉宜社区被授予市级教育培训点。下一步,该区将着力打造全省“双语”工作品牌,实现常居辖区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100%具备国家通用语言基本交流能力,基本了解日常生产、生活的政策法规;重点行业、服务窗口和街道社区等有关干部职工100%学习掌握少数民族关键语言或简单的问候语“两个100%全覆盖”工作目标。(三峡日报记者邹媛,通讯员刘明强、冯剑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