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居院落 邻里情深

和平佳苑小区,一场社区文艺汇演结束后,几名要好的老人们一起合影。 记者 吴延 摄

民有所居,民“优”所居。

老旧小区改造,除了看得见的变化外,更重要的是看不见的变化,如何让居民生活更丰富,让邻里关系更和谐,让文明之风吹拂每一位市民,是城市管理者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4月上旬,记者先后走访了城区部分老旧小区,欣喜地发现在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以业委会为主体,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为社会和谐注入了持久动力。

一个和字,书写邻里和谐

在伍家岗区胜利二路社区,有一个名叫“和平佳苑”的老旧小区。4月5日,记者来到和平佳苑。从大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巨大的“和”字。旁边的墙壁上,高高低低挂着十多盆小绿植,在阳光的照拂下,嫩绿的细芽正破土而出。

社区网格员张瑾瑜指着大门口的“和”字招呼记者,“你看撒,我们小区特色就是‘和’。大家和和气气,有什么困难都互相商量着解决。”

在张瑾瑜的带领下,记者一边参观,一边和院里的居民聊了起来。“我们这个‘和’,也蛮有来头呢!”在小区的文化广场上,刘克英刚刚买完菜回来,正坐在石凳上歇息,“你不晓得,就在我们这个广场旁边过去是2个院子,一个院子住的是“领导”,一个住的是“职工”,大家各走各的门,搞得矛盾蛮多。后来我们小区改造,社区就把院子的围墙拆了,两个院子合在了一起,我们不仅出门方便了,大家还经常一起串串门,矛盾也少了!”

拆了院墙,打开居民“心”墙。2017年下半年,小区改造完毕,社区发起的小区取名活动,“和平佳苑”从7个备选名单中高票当选,“这正说明了我们居民对‘和谐’的期盼和认同!”张瑾瑜开心地说。

一个电话,志愿者随叫随到

2月28日,益家爱心协会看望李康旺老人,为老人送饭,并安排志愿者陈建平一对一帮扶老人。

3月1日,陈建平为老人理发,梳洗。

3月5日,老人将屎尿拉在家中,陈建平帮老人清洗干净,并收拾家务。

3月6日,陈建平为老人送饭,陪老人聊天。

3月8日,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陪同下,将老人送往市优抚医院医治。

4月4日,记者在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合益路社区益家爱心协会,看到了这样几则记录在案的志愿活动。

社区工作人员袁金娣告诉记者,在社区像李康旺这样的老年人群体较多,为了帮助弱势群体生活得更幸福,社区以志愿文化为契机,积极发动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不管是收拾家务,还是看护病人等,只要一个电话,志愿者随叫随到。”

爱心志愿活动,除了默默地付出,更需要机制的激励。在邻近的艾家嘴社区,就创新推出了“爱心储蓄卡”,这个卡里存的是爱心和付出,支取的则是为他人服务的快乐,通过累计时间进行爱心积分,当达到一定标准时,可享受社区提供的爱心服务。

在系列激励机制下,2017年艾家嘴社区“绿光”志愿服务站先后组织志愿者1500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000小时,有效促进了社区自治。

在夷陵路社区老年大学课堂上,向继秀老师正在教居民跳舞。

一起跳舞,舞出别样精彩

“腰杆挺立、手臂伸直……”4月5日,在西陵区云集街道夷陵路社区老年大学形体课堂,61岁向继秀老师正一边喊着节拍,一边撑着残疾的身体为社区学员矫正舞姿。

下腰、旋转……58岁的毛月娥练得十分认真,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但心里却异常开心。“过去天天在家带孙子,每天就是看电视、做家务,当时感觉整个人都快发霉了。”毛月娥告诉记者,2017年报了社区的老年大学后,又是形体课,又是声乐课,生活太丰富了!毛月娥在记者面前轻快地转了一圈,“你看,我现在天天运动感觉身体好多了,去年一整年都没感冒呐!”

在西陵区葛洲坝街道桥头社区,由机电公司退休工人组建的和子艺术团成为社区老年人的最爱。穿旗袍、走秀、晒朋友圈……潮起来的老年人简直秀翻了天。2017年12月11日,和子艺术团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四届旗袍大赛上,斩获金奖,成了社区老人眼中的“香饽饽”。

“现在大家都抢着报名呢!”团长石玉明十分开心,“好多人说参加艺术团后,整个人的气质都得到了提升,孩子们都羡慕得很呢!”(三峡日报记者 齐小宇,通讯员 李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