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推进“五大早春行”活动系列报道之二
众多求职人员在招聘会现场择岗。 三峡日报资料图片
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宜昌,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从来不乏追梦人、创业者。
这个春天,总投资35.31亿元的广汽乘用车宜昌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湖北三宁搬迁转型项目,总投资298亿元的东阳光国家创新药、仿制药生产基地和东阳光长江山城水都健康城项目陆续启动或开工。
听,项目“拔节”的声音,那是有梦想的人在播种希望。优质项目落地、产业转型升级、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使宜昌成为干事创业者向往之地。
今年全市“春风行动”中,2620家企业进场招聘,同比增长13.2%;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4.1万人,同比增长17.4%,完成全市用工需求(4.6万)的89.1%。
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一批支撑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落户宜昌,为四海英才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他们的到来,为宜昌的春天增添一抹亮色,也为宜昌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势能。
精准定向,打通就业用工“最后一公里”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春耕备耕,人是关键。
春节长假刚结束,市委书记周霁便带领经信委、人社局等部门负责人,深入电子产业园区调研企业用工。1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家胜深入广汽乘用车项目调研企业用工情况。春风行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解决用工难题已从部门行为上升为党委政府决策和全市共同行动。
如何实现求职者和企业用工需求高效对接?“量身定制、精准定向”是良方。
春节前,全市人社部门组织人员深入社区、乡镇开展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重点掌握了 25.2万名返乡农民工和准备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求职意愿等相关信息,在有意向留在本地就业的4.82万人中,重点对其中从事机械、电子等行业的8000余名返乡务工人员按原工作地区、从事工种、专业技能、现就业愿望进行了登记,分类整理后将人员名单发送至各重点企业,由企业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对接。
根据行业导向和掌握准备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意愿,人社部门联合妇联、经信委、商务局、旅游局、工商联、民建等举办招聘会,量身定制了服务工业企业、妇女就业、物流快递、旅游行业、小微企业、民建企业家协会等专场招聘会。针对不同企业对招聘对象的不同需求,各县市区精心选择相应企业到乡镇开展小型化、精品化招聘会46场,覆盖到全市54%的乡镇。各乡镇(社区)成立就业“帮帮团”,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参加各类招聘活动,2018就业援助月期间共帮扶2009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走上就业岗位。
各县市区在招聘会场次安排、组织形式,举办时间、地点选定上突出“精准”二字,长阳精准对接武汉联想、格力、富士康等知名企业近40家,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点军改变以往只举办全区性招聘会的模式,利用赶集日等,在桥边镇、联棚乡等集镇中心组织开展小型精品专场招聘会,把就业服务推送到服务对象的身边和手中,满足不同层次城乡劳动者的需求。
精心筑巢,黄金政策引来“金凤凰”
“今年‘黄金十条’又出台了实施细则,这将帮助我们吸引更多高端优秀人才。”4月8日,宜昌千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陶玲告诉记者,人才津贴更多体现的是对人才的尊重。
去年7月3日,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宜昌自贸片区管委会出台招才引智“黄金十条”,推进宜昌自贸片区(高新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今年,更多‘黄金十条’实施细则将陆续出台。”高新区相关部门责任人告诉记者,企业新引进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人才津贴、企业引进应届职业院校毕业生奖励补贴、企业新引进技能人才奖励补贴等一系列实施细则将帮助企业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实用人才,促进产业人才在区内扎根。
就在几天前,宜昌出台的另一项“黄金政策”则将橄榄枝抛向了全国高校毕业生。面向经济工作主战场,宜昌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拟3年内吸引10万名大学生扎根宜昌。
根据《实施意见》,来宜初期,大学生将在落户和住房上享受更多便利。凭毕业证,即可申请落户,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户口随迁。毕业2年以内的大学生享受公租房相关政策,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大学生(含高职)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别减免50%、60%租金,租房居住的仍按同等标准给予租赁补贴。毕业5年以内首次在各县市区就业创业满一年的大学生,将可以享受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不超过3年的生活补贴。
吸引人才,需要黄金政策,也需要适宜人才成长的“土壤”。近年来宜昌新动能加速崛起,一批招商引资企业和重大产业集群项目带来更多优质新岗位。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新建企业和自贸区新入住企业合计提供岗位2.1万个,占总岗位数的46%。新动能带来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宜昌新兴工业企业岗位总数同比增长7.8%。
精细服务,让优秀人才“留得住”、“扎下根”
破解企业用工难题,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职业发展需求”是前提。同时服务好企业和劳动者,才能让人尽其才。
2月下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李柏红在走访园区、重点企业时了解到,在宜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企业对人社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满足企业用工、服务经济发展,是人社部门的首要之责,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所需,让“人社23℃”的温度传递到每家企业之中,引起了他的思考。
为破解这一难题,3月初市人社局抽调65名骨干,组建19个工作专班,对应服务20家重点企业,全面宣传和落实各项人社政策,帮助和引导企业学好、弄懂、用好、用足政策。截至目前已经全部上门走访,收集各类需求、建议近100条。
服务好企业,可以组建服务专班。服务好劳动者,则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宜昌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宜都返乡创业代表、同创光电总经理张兵回忆,有次在宜昌参加光电行业座谈会,市领导了解到企业有一些外地职工后主动宣讲子女就近入学的相关政策,像拉家常一样,很亲切,很贴心。
去年初,同创光电决定将位于中山市的总部迁到宜都。如今,位于宜都市的总部大楼已经完工。“80%的中高层干部、50%的高级技术工人将随总部迁到宜都。”张兵说,这些人大都不是宜昌人,他们愿意拖家带口从沿海来到宜昌,说明了他们对宜昌干事创业环境的认可。
无独有偶。3月31日,枝江中学校友总会成立大会暨“宜才宜用·资智回枝”投资洽谈会上,近200名校友为家乡发展聚资献策,共签约28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144.8亿元。
据了解,今年我市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平均工资2500至5000元,较去年上涨500至1000元,同比上涨30%左右。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倾向在家乡择业。随着产业提档升级加速,重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宜昌正在成为四川、恩施、荆州等周边地区外出务工的重要选择。(三峡日报 记者 曹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