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社区是市民接触较多的地方,也受不少老年人信赖。在打击欺诈老年消费者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中,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和社区都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能做?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平安短信”:叮嘱老年居民防骗
3月13日,记者来到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在这里,涉嫌欺诈老年消费者违法行为的信息,正源源不断汇集,又通过相关信息平台和系统,发送至对应部门。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网格员搜集上报的涉嫌欺诈老年消费者违法行为信息,已有314条,上周上报79条。”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主任周成刚说,城区一千多名网格员在搜集此类信息方面有不少优势,人多地熟是其一,“一日双巡”、入户走访等日常工作是其二,通过工作获得居民信任是其三。因此,网格员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
周成刚告诉记者,通过社区E通等平台,网格员能及时将发现的涉嫌欺诈行为,分虚假宣传、非法行医、违规占道经营、无证照经营等,上报至工商、卫计、城管、食药监等部门。由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后,再将结果反馈。每周结束,市网格中心会将本周上报情况汇总。2月27日,珠海路社区网格员发现,某小区门口无证经营摊主免费向老年人发放食品,套取基本信息,迅速上报至食药监部门,该部门立即行动,及时将欺诈源头掐断。
除了当好“信息采集员”,市网格中心还要求网格员当好“宣传员”,必要时充当“护航者”。在胜利二路社区,网格员周琳给记者看了一条群发的“平安短信”,叮嘱老年居民防骗。在市网格员实名QQ群中,不少网格员在反映情况、相互提醒。铁路坝社区网格员得知一老年居民受骗后,说服并陪其前往工商部门进行维权。
“小喇叭”提醒:“看紧钱包”
3月13日,在市工商局高新分局,一场特殊的听证会正在进行。深圳路社区请来辖区10多名老年人,旁听关于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的听证会。会上,市工商局高新分局就某公司涉嫌虚假宣传“养老服务产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又向旁听的老人介绍了不少生动案例和欺诈手法。深圳路社区党委书记张静说,社区还将持续同市工商局高新分局联合,面向辖区老年人开展防欺诈相关知识学习和宣传活动。
在北山坡社区,“小喇叭”播放的便民提示里,增加了老年人识别欺诈行为、避免上当受骗的相关内容。在康庄路社区,只要老年人前来办事,工作人员都会叮嘱他们防范欺诈、“看紧钱包”。在北门外正街社区,公示栏里贴着特意放大字号的老年人防欺诈知识,不时有老年居民前来“围观”。
除了盯紧“网下”,也有一些社区盯紧“网上”。赵家湾社区党委书记罗莉妮说,曾有辖区居民反映,一些不法商家的“洗脑”宣传,已经“多线开花”,触角伸到微信里,也有老年人收到欺诈信息,前来社区询问真假。现在智能手机普及,面对微信群、朋友圈里的欺诈信息,老年人的辨别能力较弱,需要社区引导。为此,社区举办了老年人智能手机知识培训,在教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的同时,也告诉老年人不在掉入网络的陷阱。
尚书巷社区党委书记钱琴告诉记者,3月16日,该社区将请市二医院专家,来为老人普及药品、保健品、食品区别知识。钱琴说,作为离老年居民最近的社区,宣传服务做到位,从日常生活防微杜渐,才能让老年居民避开“地雷”。(三峡日报 记者罗成 齐小宇 通讯员徐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