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两会”侧记之二:产城融合,集聚更大城市能量

宜昌是全省除武汉外,唯一的人口净流入城市。

以城聚人,以产兴城,把产与城的关系处理好——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过程中,这是一道大考题,也是出席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产城共荣,拒绝“平庸开发”

“城”是框架、是平台和载体;“市”就是产业、就是企业。市政协委员、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朝晖说:“城市缺乏产业支柱、产业支撑,就像楼房没有地基、没有顶梁。要避免城市空心化,必须以毫不动摇发展实体经济为先导,走产城共荣发展道路。”

以产兴城,以城聚人。宜昌已初步形成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去年又有一批产品项目纷纷落户:南玻智能触控显示器、世纪联合创新等项目建成投产,广汽传祺汽车生产基地、海航通航产业园、华强科技产业园、渝鄂直流背靠背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

“一座港口兴起一座城市。”当前,宜昌正加快建设三峡枢纽港区,打造长江三峡航运物流中心,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铁三角”。市政协委员闵建华立足本职岗位建议:“要抓住‘以水运为龙头的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这个重点,补齐‘培育壮大港口物流市场主体’这个短板,为宜昌港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宜昌产城融合的又一重要极,三峡临空经济区总体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将成为宜昌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平台,计划建成全国知名的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绿色智慧航空新城。

企业要集群,产业要集聚,务必规避简单粗放“摊烧饼”式的开发模式。去年,宜昌出台化工产业专项整治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规划建设宜都、枝江专业化工园区,加快形成沿江“一公里保护红线”,正是拒绝“平庸开发”,为发展留白、留绿的具体措施。

今后,宜昌将一以贯之,提高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水平,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经济培育“双措并举”,以新动能驱动城市发展。

三维布局,彰显城市个性

磨基山公园是宜昌城的绿肺,是市民休闲好去处,却遭遇停车位不足的“烦心事”。说到底,这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备,城市疏解功能不够造成的弊端。

为让城市更有弹性、韧性,更有特色、个性,更有温度、质感,宜昌坚持从重视生产空间布局转向统筹好生产、生态、生活三维空间布局,更好展现地域特质、文化内涵、独特魅力。

市人大代表张毅说:“要以完善功能设施、实施畅通工程、改造棚户区和老旧小区等措施为抓手,实现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着力打造实力更强、能级更大、环境更优、形象更美、人民更幸福的宜昌。”

市政协委员赵小谊说:“要统筹宜昌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加快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水环境综合治理、交通微循环等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同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城市更具包容性和活力性。”

市人大代表、伍家岗区杨岔路社区党委书记向群说:“宜昌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城市面貌、风貌一年更胜一年,今后还需要在市民身边、基层一线进一步放大人文优势,加强素质培养,优化城市细节,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城乡统筹,共享均等服务

农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根基,城市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城乡如何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新格局?

对宜昌而言,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是一把密钥。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农村是一片热土,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为农村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城乡统筹发展,绝不是一样发展,城要像城,乡要像乡,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市人大代表赵运红说:“城市和乡村密不可分,要联动推进城乡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速覆盖公共服务,既要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要实现‘乡村,让生活更惬意’。”

当前,宜昌推进城乡联动,重点在于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承载能力、通达能力。市人大代表刘思悦希望:“宜昌今年在硬化农村公路1500公里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建设步伐,特别是要把农村公路提质扩宽纳入议事日程。”(三峡日报记者 高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