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模式助农增收

9月5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腰牌村,在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菜农们收摘、分拣、包装、过秤、装车……6月中旬至今,兴农已累计运出白菜2500吨、四季豆1100吨、辣椒5400吨,总销售额达3100万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达8800万元。

近年来,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困难对症下药,将贫困户紧紧绑在产业链上,有效促进了贫困村民增收。

零成本投入 “发展再无顾虑”

“眼看着别个靠发展蔬菜都脱贫致了富,我是干着急!”长乐坪镇洞口村村民赵长城说,大面积种植蔬菜的资金投入和田间管理都是难题。

事实上,贫困户想致富,但没门路、缺资金、少技术,抗风险能力弱,一直是困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我们要保证他们‘不愁种’。”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文家军说,针对贫困户资金不足或不敢投入的问题,合作社量身打造了“零风险”投入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提供良种、化肥、贷款担保、收购等服务,技术员包片全程指导。

在这种模式下,2017年,赵长城与兴农签订合约,由兴农提供种苗,试着种下了两亩辣椒。短短几个月,已经收获的辣椒就卖出了7137元,全部卖出可获利13000余元。

零距离就业 “在家门口打工”

“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产业。”腰牌村村民贺光勤说,长乐坪地处高寒山区,“一场冰雪,什么就没了。”

正是出于这种担心,贺光勤将自家的五亩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每亩有500多元的租金,两口子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蔬菜基地打工,每天200元工资,光兴农这块儿的收入,一年就有3万多元。”贺光勤高兴地说。

像贺光勤一样,目前有50个贫困户参与到合作社的蔬菜种植、管理、采收工作中,劳务收入实现80万元。

零风险经营 “只管把菜种好”

今年种什么能卖个好价钱?每年春耕,湾潭镇贫困户周全伍总要纠结一番,“蔬菜一年一个行情,万一销路不好,不就白忙活了?”

如今,周全伍的忧虑已成过往。

文家军介绍,合作社每年都会同贫困户议定合作内容,确定蔬菜品种,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每个村有专人收购,收购价随行就市,一旦市场低迷,则按保底价收购。

今年,周全伍就与合作社签下了这样的保底收购协议。有了保底价,他把蔬菜面积扩大到了3亩,目前已经获得收入11000元。

零返贫致富 “市场主体来带动”

“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零风险”,有力增强了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除了腰牌村、洞口村等邻近区域,2016年,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还主动对接湾潭镇三台坡村等10个重点贫困村,发展蔬菜17516亩,带动1100余户贫困户,实现年人均增收2500元。今年,合作社蔬菜发展总面积达到21000亩,覆盖全县4600户,户均实现收入18000元。其中,带动贫困户1324户4244人,发展面积4580亩,户均收入13600元。

五峰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对市场经营主体,根据其扶贫成效,从项目资金、金融信贷、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扶持,不断为贫困户搭建产业发展新平台。像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市场主体,全县目前共有600余家,带动8个乡镇96个村24个产业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基地55万亩,共网罗带领1.3万户3.8万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发展稳定脱贫。(三峡日报通讯员 王登府 叶田 记者 田帅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