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雨露润宜昌 我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法兴则天下兴,法治则天下治。

建设法治宜昌,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法治湖北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战略部署,功在当前、利在千秋。回首2016年,宜昌依法治市的烙印清晰可见。

一年来,我市科学立法实现突破、执法日趋规范文明,司法彰显权威公正,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走近群众,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宜昌,守法护法已渐成自然,依法敬法渐成自觉。

善政良治暖民心

市民小胡不曾想到,一次办证经历,竟让他感受到了法治政府建设给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半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太快了!”2016年10月26日,宜昌弘源创世商贸有限公司代表小胡在长阳政务中心工商窗口提交资料,半小时就拿到了一份“五证合一”的营业执照,而此前至少要一周。

善政良治,以民为本。像小胡一样的受益者还有很多。

2016年3月4日,市委召开法治宜昌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打造全国同类城市依法治市示范区。

这一年,各部门着力寻找法治宜昌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切实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法治工作全过程及各个环节。

在开门立法上,群众的声音越来越为立法机关重视、吸纳。2016年是我市地方立法元年,立法听证、专家咨询、公开征求意见等科学民主立法的机制不断健全,一部部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紧跟时代发展,回应民生关切,无不体现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在民主协商上,人民政协民主协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我市深入推行“六步协商”法,通过开题协商、调研协商、内部协商、会前协商、会中协商、跟踪协商6个环节,完善协商工作方法直击病灶,努力实现商以求同,协以成事。

在阳光政务上,政府权力运行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中更趋规范。2016年,共取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32项、下放19项、调整102项,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编制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市级投资审批提速80%。

在司法公正上,公平正义正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体现。去年,全市顺利遴选出418名员额法官、282名员额检察官,职业化的法官、检察官队伍,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人力资源保证。而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平台的建设,则让权力更加透明。

善政良治,已成为全市上下的高度共识和践行方向。

固本强基筑平安

这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零发案”小区,这里的“黄赌毒”已难觅踪迹,这里的外来人员也同来守护平安……这里,便是宜昌。

一以贯之的努力,使法治宜昌建设的成效“看得见”、“够得着”、“用得上”,逐渐渗透到普通百姓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带来一个又一个喜人的变化。

人们发现,法治基石不断夯实。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宜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和《宜昌市城区建筑物外立面管理条例》,为“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跨越转型、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人们发现,法治手段不断创新。2016年,各种法治创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全市11个县市区被分别授予全国、全省、全市法治县市区,7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82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40个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全市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和示范单位。这些,都走在了全省前列。

人们发现,法治环境不断优化。一个统一的网格平台,1.1万个城乡网格,18万个视频探头……在宜昌,平安已融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2016年年末数据显示,衡量社会治安的刑事警情、治安警情、“两抢”发案、盗窃发案4项指标已连续5年持续下降,“两抢”等发案创历史新低。

人们发现,法治触角不断延伸。如今,全市13个县市区和三峡旅游新区共1322个村、299个社区已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2016年,全市法律顾问共为村(社区)重要决策提供法律意见2420余份,为村(社区)干部、群众开展法律知识培训14588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32990余次,指导调解重大疑难纠纷2969余件。

如今,全市已形成以法治市、县(市、区)、单位(行业)、示范村(社区)创建为核心的一系列基层法治创先示范活动,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不断深入推进法治宜昌建设。

法治雨露润宜昌

4月23日,记者走进宜都市红花套镇吴家岗村,看到1000多米的法治长廊里,三五成群的孩子在朗读宣传栏内的警言铭句和漫画解读……一步一景,无处不折射出村落整洁、井然有序的法治气息。

法治,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文化,需要所有人坚持不懈地培育、弘扬。

为官先要学法,为政要会用法。2016年,我市继续推行“任前必考法”,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法治能力强的干部。

正是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开始自觉把法治精神作为主心骨,信仰法治、坚守法治。

在宜昌,社会治理越来越科学高效。2016年,从全省率先开展黄柏河流域综合执法,到整合乡镇城管、国土、农业、水利等16个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设立综合执法中心;从制定《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到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服务发展的水平,在不断自我提升、超越。

在宜昌,普法宣传越来越丰富多样。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街区、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墙、法治社区等特色法治宣传教育场所随处可见,普法微信、微博、手机报、微电影等新媒体方兴未艾,我市普法正在实现从灌输式向渗透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从“小普法”向“大普法”的转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不断增强。

在宜昌,法治信仰越来越深入人心。“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正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人人参与、惠及人人的全社会法治风尚正在形成。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法治宜昌,已在路上。(三峡日报 记者裴姝婧、通讯员李绍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