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丨线上线下齐发力 春茶飘香进万家

湖北宜昌市五峰县青岗岭生态茶园春茶采摘(杨威摄)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茶农在生态茶园里采摘春茶。(张国荣摄)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茶农在生态茶园里采摘春茶。(张国荣摄)

海拔近700米,晨雾氤氲,成片的嫩绿铺满山岗。在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的青岗岭生态茶园种植基地。沿山路向上,每前行几十米,都能看到茶农三三两两散布田间低头采茶。“我们一家三口每天能采百来斤,昨天一天就卖了800元鲜叶。”陆治桃和家人一大早就上了山,三个人每人负责采摘一行,个个动作娴熟:一只手一扫、一握、一拉,一捧嫩芽便拢在手心,身边的茶袋也渐渐鼓起来了。

陆治桃采的鲜叶不多时便送到了五峰汲明茶业制茶车间。整齐排列的制茶机器嗡鸣运转,总经理梅元红正盯着传送带上的茶叶,不时抄起一把细细端详,新茶的清洌香气四溢开来。梅元红告诉记者,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目前茶厂已全面复工,收茶量日日攀升,只得辛苦工人连夜制茶。相较于开园之前的忐忑不安,如今梅元红却和陆治桃一样,连连直呼“没想到”。

原来,一笔账算下来,今年较去年同期销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了40%。“往年快递都是一天一车,今年得用两辆车。”梅元红拿出手机,一条条订单排满屏幕,大都销往宜昌市区、武汉、荆州等地市场。如今的五峰,茶香正当时。可就在一个月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今年春暖雨水足,茶叶萌芽较往年早了近2周。原本早就到了采茶季,却因疫情乱了脚步,茶农、茶企只能“望茶兴叹”。

3月5日,五峰被省疾控中心列入全省首批低风险市县名单。为了不耽误农时,县里当即率先启动采花乡、渔洋关镇等中低海拔茶区6家茶企开园复工,鼓励茶企“不限量、不降价、不欠款”收购鲜叶,并有序安排茶农采茶,各村、社区成立助农服务队,送茶肥、代卖鲜叶,最大程度保障茶农收益。与此同时,五峰电商、物流等配套行业相继复工,该县还通过线上春茶节、市茶产业协会监制的宜昌春茶“百圆惠”等方式促进茶叶销售。目前,全县共生产干茶30万公斤,销售12万公斤,销售额5000余万元。

茶叶是宜昌市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和60万茶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春茶占全年收入的60%以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春茶产销造成较大冲击。为解决茶叶销售难,该市主动与中粮集团中茶公司、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江苏省、上海市等对口支援省市联系,提供供货信息,推介重点茶企,助力春茶销售,中茶公司在五峰、长阳采购茶叶200多吨。市农业农村局和金融部门加强对接配合,为茶企落实春季茶叶贷,重点对全市68家规上和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开展跟踪服务。

此前,宜昌市政府组织40多家重点商贸流通和物流快递企业到五峰县开展春茶促销对接活动,随后在北山、雅斯等各大商超推出小分量、高品质、简包装的春茶“百圆惠”品牌,形成了全城热销“百圆惠”春茶的浓厚氛围。该市还积极探索创新茶叶交易方式,引导茶企与茶商开展点对点对接,利用供销社、电商、团购等渠道,开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扩大直供销量,并组织开展茶叶消费扶贫活动,为茶农增收、茶企增效助力。

与此同时,宜昌多地党政干部和茶企负责人还纷纷联合电商、短视频平台,采用直播带货方式,扩大春茶网络销量。宜昌清溪沟贡茶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盔甲告诉记者,夷陵区副区长万犁昌几天前网上为夷陵茶“代言”后,清溪沟贡茶公司春茶销售形势日益好转,仅名优茶就实现销售额600多万元。

线上+线下,宜昌春茶进万家。截至4月11日,全市茶园开采面积75.7万亩,占采摘面积的97%。茶企复工复产1018家,占总数的84%。全市鲜叶收购均价22.9元/公斤,干茶销售均价164元/公斤,干茶加工量达5587吨,销售4654吨,销售进度83%,实现收入76204万元。宜昌春茶产品以毛尖、芽茶为主,主要销往省内和安徽、湖南、上海等地市场。(经济日报记者 柳洁 通讯员 何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