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第110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此时此刻,无数个“她”依然战“疫”在一线。
在宜昌,战“疫”队伍中,女性超过一半。福建、广东援宜医疗队中,女性占比近60%。
“她”是一线医护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环卫工、商超员工,“她”是女儿、母亲、妻子、姐妹……她们,撑起战“疫”半边天。
“她”与时间赛跑,只为更多地挽救生命;“她”与病魔斗争,只为更多的人守望春天;“她”与自己较劲,只为克服重重困难,更好地服务封闭中的居民……她们,绽放成时代最美的印记。
这个春天,口罩遮住了“她”的脸庞。我们虽然不知道“她”是谁,但知道“她”为了谁。
这个春天,“她”的战姿最美!“她”的担当最美!“她”的奉献最美!
致敬!战“疫”一线,铿锵玫瑰!
致敬!“她力量”!
祝福!你最美!
ICU每一天,都全力以赴
3月6日中午,结束了隔离病房4个小时的工作,脸上还留着护目镜的压痕,林丽娟的眼角却带着满满的笑意:“病房里一位重症患者,今天可以下床走路了!”
作为福建对口支援宜昌医疗队第一批队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林丽娟,已经在宜昌市三医院重症监护室奋战了20余天。
在隔离病房,繁忙是必然的。为患者翻身、拍背、俯卧位、吸痰,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饭、清理大小便,还要抽空去拖地、做清洁,将护目镜、止血带等浸泡消毒。稍有空闲,林丽娟还要和神志清醒的患者聊聊天,问问有什么困难,为他们加油鼓劲。每天在隔离病房里工作4至6个小时,林丽娟很少有机会能坐下来歇歇。
在重症隔离病房,抢救更是常态。2月25日晚上,林丽娟经历了到宜昌后最惊心动魄的4小时。上班没多久,病房里一位患者病情出现变化,需要紧急抢救。护理组重症护理工作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林丽娟,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因为层层防护装备的包裹,几分钟后林丽娟就感觉呼吸困难。身旁的姐妹们迅速赶来支援,轮流替换按压。“一群人在战斗就是不一样,我们最终把病人从死神那拽了回来。”林丽娟说,看到心电监护上绿色的窦性心律图,大家开心地想原地跳个舞。
连日来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让林丽娟精疲力竭,但看到不断有患者病情好转,她又会一次次“满血复活”。
“每一天我都会全力以赴,我相信,我们能很快相约春天里!”林丽娟满怀希望地说道。(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刘晶晶 王昌明 通讯员 许贤雄)
救治患者,创生命奇迹
“你们冒着中弹的危险,但你们从不畏惧,不怕牺牲,你们跟战场上的战士一样,不畏生死……”
2月26日,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阮玉姝的手中,一笔一划流淌敬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这是阮玉姝和她的江南B4团队收到的第4封感谢信。截至3月7日,已经有27名患者从这里治愈出院。
1月30日,阮玉姝作为市中心医院第二批支援三医院的医生,来到了战疫的最前线。第一次进入传染病区,直面逾百名疑似病患,第一次穿着层层的防护服,在透不过气来的缺氧环境中工作。但她迅速进入角色,制定诊疗规范、治疗方案、处置方法。
随着疫情防控治疗需要,市中心医院江南病区被开辟为新的战场。2月4日,阮玉姝从三医院调回至江南病区,成为B4病区负责人,带领三十多名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开始了自己的阵地战。病人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就成了病人最亲的人,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在心理上积极鼓励疏导。
武汉人王先生自驾游路过宜昌, 被诊断为新冠肺炎,心情一度紧张到几近崩溃。
“你的症状不重,你会成为我们医院第一个出院的。”防护服下,阮玉姝温柔而坚定的话语像黑夜中的光,给他注入了强心剂。
在阮医生的耐心开导和精心治疗下,王先生紧张不安渐渐平息下来。三天后,胃口开始好转了,2月19日,王先生出院了。
“感谢宜昌,感谢阮医生和她的团队,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王先生感激地说。(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翟雪莲 通讯员 舒德喜)
连续奋战,晕倒马路上
“疫情面前有好多人在默默坚守,今早8点,一名在高速卡口执勤的女交警下班途中晕倒在路中间,向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同志们致敬!”2月11日,宜都市城管局工作人员李波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
原来,这天8点10分左右,李波在红春一条街路口执勤点上班,突然发现一名女交警倒在路中间,赶忙跑过去将她扶起,询问情况。“她每天上下班从这里经过,一定是太累了,真的挺辛苦。”李波说。
女交警名叫郑承瑛,25岁,是宜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民警。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打响,宜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全体民辅警取消休假,全力开展防控工作。郑承瑛平日是办公室内勤,这次由于人手紧张,她主动申请到人流、车流最大的宜都袁家榜高速防疫检测站工作。
在卡口上班,一站就是8个小时,而且经常要上夜班熬夜,昼夜颠倒的生活打乱了她的日常作息。2月11日,她原本是零时至8时的班,2月10日晚7时许,得知同事们要上街宣传,便一起去大队录了交通宣传的通告,上街开展交通管制的宣传工作。零时,接着到高速卡点上岗执勤。一夜的封控执勤,气温低,寒风吹袭下,郑承瑛对返乡车辆、人员逐一进行信息登记,一丝不苟。
“她外表柔弱,其实内心刚强,卡点的工作虽然苦和累,但她从不向领导和同事叫苦,可能是头天持续工作时间长了,疲倦累倒了。”一位熟悉郑承瑛的同事说。(三峡日报通讯员 陈娅君 马云皎 杜立冬)
大家都好,一切就值得
“只要大家都好好的,我的辛苦全都值得!”3月6日早上8时,西陵区解放路社区网格员廖宏丽如往常一样早早到岗。从1月24日返岗至今,廖宏丽已在社区抗疫一线奋战了整整43天,回忆这段日子,她觉得一切都值!
大年三十中午,廖宏丽接到社区返岗通知,自此,她全力以赴投入防疫抗疫工作。“你好,请问您家里现在几口人?有没有外地返宜或者武汉返宜人员?”最初的排查期,这样的问题廖宏丽每天要通过电话重复100多遍,“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她始终牢记。一日三餐每顿一碗泡面,排查电话打完,晚上来不及休息又要开始整理一天的摸排资料,录入信息,时常忙至凌晨,办公室也成了廖宏丽的另一个家。
2月2日是廖宏丽至今难忘的一天。那天,她负责的云集路36号片区出现首例确诊病例。身为网格员,廖宏丽丝毫没有退缩,她身穿雨衣,戴着口罩,与其他几名社区工作者一起,连夜封楼、张贴通告、整栋消杀,并迅速转移密切接触者。解放路社区共有4名确诊病例,都在廖宏丽的格子里,而她从未有过退缩。“是我格子里的居民,就该我负责!”廖宏丽说。
“小廖,我家的燃气灶点不着了!”“小廖,可以请你帮我买胰岛素吗?”……随着小区全封闭管理,廖宏丽又当起了小区148户居民的物资配送员和药品代购员,任务变多了,服务却丝毫未打折扣。40多天里,社区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地方都有廖宏丽忙碌的脚步和身影。
摸排走访、询问登记、喷洒消杀、送医买药、接菜发菜……今天,廖宏丽的脚步仍在继续!(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宋程程 通讯员 石春美 郭福星 鸿雁)
阵地建设,交给我就行
市二医院5000平方米病房改造工程、市一医院康复医院3000平方米区域改造建设、福建支援宜昌医疗队驻地医用通道改造,在时间短、任务急、要求高的一个个抗疫项目背后,都活跃着我市建筑行业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那就是女企业家匡玲带领的湖北广盛集团。
2月2日起,广盛集团开启全员在线工作模式。匡玲了解到武汉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项目的快速建成得益于装配式建筑技术后,要求广盛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要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听候召唤。广盛装配式建筑基地的技术和安装人员也纷纷行动起来,在线学习研究方案、设计图和装配工艺。
2月3日晚,在宜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匡玲迅速集结在宜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组成广盛突击队,立即投入市二医院疫情防控定点改造工程。经过近100个小时昼夜奋战, 5000平方米病房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并准时交付医院。
2月10日, 广盛集团接到紧急任务,迅速赶到市一医院康复医院,参与3000平方米区域改造建设。2月14日18时,在全体建设者辛勤付出下,市一医院康复医院改造工程提前2天完工并交付。
2月12日,随着福建医疗队进驻宜昌,在接到改造工程图纸后,匡玲要求广盛集团迅速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并根据实际进行优化。
2月15日,在接到福建医疗队驻地医用通道改造任务后,广盛突击队再次投入战斗……(三峡日报通讯员 胡芸)
忙碌的她,村民的依靠
“1月29日,7点到桥边集镇租住集中区域监测体温、发放口罩,楼道消杀……下午2点入户送宣传海报,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横幅,流动宣传车路线安排……”翻开点军区桥边镇桥边村党支部书记赵君君的抗疫日志,记载的内容琐碎又平凡,但这就是近段时间她每天都要去落实的工作。
赵君君今年32岁,是全镇最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也是为数不多的女支部书记,自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以来,她的眼睛熬红,嗓子喊哑,仍坚持轻伤不下火线。
1月22日,村内发现了第一起疑似病例,赵君君马上带队到现场消毒,全面细心做好家属安抚隔离工作,当晚加班加点在辖区内地毯式摸排宣传,打印张贴商户告知书,安排5个村干部包片到组,宣传不留死角、劝返不留余地、监测不留空白。
1月30日,赵君君接到村民杨某的求助电话,杨某被困于长阳山村,现出现发热症状,因疫情期间交通管制,无法返乡也无法自行去医院治疗,急需医疗救助。赵君君连夜上报镇、区领导,在区、镇两级领导协助下,点军区防控指挥部与当地指挥部取得联系,顺利将杨某送至市中心医院江南分院诊断治疗。1月31日一大早,赵君君又把大包小包的生活物资送去病区。
巾帼不让须眉。熟悉的小喇叭,回荡在村头,让村民们感到了一份踏实和心安。(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通讯员 胡芸)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