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生物技术创新的沃土

宜昌市生物技术公共服务中心服务企业侧记

图为生物中心研发人员正在为服务企业做相关实验。 宜昌市生物技术公共服务中心供图

9月16日,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因为订单不断增加,连日来,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生产,企业势头一片向好。

这一切,离不开宜昌市生物技术公共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持。早在今年年初,该中心就协助屈姑食品起草《橙香型脐橙酒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和制定果酒澄清工艺方案,优化酒体感官品质,提高脐橙果酒的产品稳定性,延长了产品货架期,让公司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7% 。

宜昌市生物技术公共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生物中心”)于2018年6月在安琪酵母生物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以来,已先后服务了生物和相关领域企业39家,与15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做服务企业的“贴心人”

“我们在夏季生产的产品中,总会有大约0.2%的产品出现涨袋现象,一直找不到原因。”8月12日下午,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平带着出现涨袋的产品来到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向生物中心寻求技术支持。

“别担心,我们马上开展对比实验进行验证,还会继续跟进问题解决进展。”生物中心副主任姚鹃的回答,让吴平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今年夏季,一致魔芋公司下属一致嘉纤公司生产的小包装抽真空产品少部分出现涨袋现象,虽然公司反复分析原因并进行了改进,涨袋现象仍未消除。

“产品有哪些配料?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通过什么方式运输?”姚鹃仔细询问,不放过每个环节。

经过分析,生物中心初步判断主要是由于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因高温环境下嗜热微生物代谢导致产气。为此,生物中心设计了一套方案,对产品微生物进行全面分析,持续跟踪问题解决进展。

“当前,宜昌正处于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目前,生物医药食品产业已成为宜昌主要支柱产业,但产业链之间协作不够紧密,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基础薄弱,我们希望以生物医药食品产业为突破点,依靠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整个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宜昌市科技局局长方扬帆说。

做技术创新的火车头

其实,早在成立之初,生物中心便与五峰赤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针对五倍子渣抗营养因子高、利用率低、味道差等问题,开发了添加复合微生物和酶的厌氧式固态发酵工艺。

“赤诚生物的五倍子加工会产生很多废渣,他们以前一直是堆肥后当肥料来处理的,周期也比较长,一般是半年。后来我们通过配合其他原料发酵,把废渣应用到了饲料工业上。”生物中心项目负责人陈敬帮介绍,五倍子加工废渣有中草药的味道,类似于发酵中草药,生物中心经过筛选菌种,配比实验,一批发酵3天,最终结果能够达到要求,生产条件也满足。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紧张研发,最终,赤诚生物的产品酸溶蛋白达18%,乳酸达40000ppm,总硒0.17ppm,酒香味浓,适口性良好,实现了五倍子渣类副产物的高效、高附加值处理。同时,也解决了生产过程中下脚料废弃物带来的环保问题。

“现在好了,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公司的利润率,还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的环保问题。”赤诚生物董事长陈赤清笑着说道。

截至目前,生物中心先后提供了检验检测服务240批次,解决了相关技术难题35项,取得技术合作收入185万元,给相关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整合资源向更远更深处探索

“目前,生物中心已向24家单位提供了技术服务,除了赤诚生物,我们还向东阳光药业、湖北诺丰生物科技、宜昌生物医药孵化器、三峡普诺丁制药等单位提供技术服务,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生物中心主任陈蓉说。

陈蓉介绍,生物中心将围绕“着力打造湖北省乃至全国生物技术研发和检测手段完备、技术先进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目标,完善已有研发平台,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优化和完善运行机制,探索最佳服务模式。

目前,生物中心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坚教授团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开展了多个项目的合作。

有了技术的保障和支持,生物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对宜昌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服务能力。

“接下来,生物中心还将在服务专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技术合作、检测服务、设备共享、标准制定、信息检索、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企业孵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陈蓉介绍。(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阮仲谋 张思路 通讯员 赵丽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