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在找准政治视角、盯住驻在单位班子领导和班子成员政治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派驻监督的深度、广度,提高精准度,推动实现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
找准政治视角——
盯紧“关键少数”促履职尽责
“这是民主生活会,党内一律称呼‘同志’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刚才发言的一些同志在对班子其他成员提批评意见时,有叫领导的,有叫职务的……各种叫法都有,不规范、不严肃!”近日,湖北省宜昌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周东在列席某监督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时,一针见血指出该单位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针对一些单位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不严肃、质量不高等问题,宜昌市纪委监委要求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以抓实驻在单位组织生活为切入口,开展监督检查,督促驻在单位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按照“月度工作建议、季度督查、半年总结”的“节点工作法”,不断强化对监督单位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提醒,坚持做到常监督、常提醒、真落实,推动监督单位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派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在各监督单位开展座谈交流时,干部普遍反映组织生活形式单一等问题,比如,大多数时间就是念文件,学通报,有的单位甚至几年没有外出开展过组织生活,纪检监察组及时向驻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反馈,有力推动各单位丰富活动载体。
与此同时,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紧盯“关键少数”的政治表现,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近日,派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对两家监督单位“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存在党组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及时对分管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督促拿出硬措施扎实推进整改。
奔着薄弱环节去——
实现对下属单位监督全覆盖
6月23日,来自宜昌市各县市的1100多名考生参加该市人文艺术高中的自主招生考试。在考场上,考试过程全程录像,还设置了屏蔽仪,考官中除了本校老师外,还有从高校聘请的专家教授,考题现场抽签、现场打分、成绩现场录入电脑,招考各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进行。
此前,宜昌市委巡察发现,市直教育系统下属单位普遍存在党的建设薄弱、党风廉政建设乏力等问题,特别是市人文艺术高中暴露出的问题较多,学校主要负责人被调整,几名中层干部因涉嫌违纪被立案审查。
为此,在今年自主招生考试前,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石绍传专门对市人文艺术高中党委、纪委负责人及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进行约谈,督促相关责任人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从招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链条入手,严把招生关口。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奔着薄弱环节去,推动实现驻在部门下属单位监督全覆盖。“我们力求对所有监督单位、监督对象、监督事项、监督环节实现全覆盖,不留盲区、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在监督对象上,重点监督各下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尤其是掌握重要资源的公职人员。”宜昌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不久前,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获悉下属单位湖北三峡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出纳卢亚婷涉嫌挪用公款的问题线索后,经过深挖细查,严肃查处了卢亚婷挪用公款等问题。卢亚婷所在部门的4名时任分管领导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其中,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某虽然分管相关工作仅两个月,但依然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从卢亚婷案可以看出,下属单位在队伍管理、资产处置、财务管理、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制度执行等各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该组组长谢民表示,将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监督,督促下属单位负责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症施治,确保整改落地见效。
借助多方监督力量——
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
“小李,你丈夫陈尧需要出差,这期间你一人在家辛苦了……”这是近日,宜昌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令指挥大队大队长孙晓川通过“家属助廉微信群”发给大队民警陈尧妻子李晓凤的一段话。
特警支队建立“家属助廉微信群”,要从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对公安民警强化“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工作说起。今年以来,宜昌市纪委监委要求各派驻机构督促驻在单位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引导党员干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进一步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严防违规公款吃喝、请客送礼成为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贪腐点。
为此,派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根据公安机关职能特性,研究部署了民警“人、车、酒”监督举措。建立“家属助廉微信群”就是通过严家风、家教、家规,借助家属力量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常提醒。又如对车的监管,纪检监察组要求相关部门开展民警私家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清理整治;对酒的监管,纪检监察组联合交警部门建立酒驾内查工作机制,着力发现公安民警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不断督促民警自觉净化“三圈”,确保“八小时以外”不逾规、不碰红线。
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还把监督从“单位大院”延伸到“社区小院”,借力社会监督,着力构建立体监督网络。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督促监督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与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金家台社区签订了《监察工作共驻共建责任书》,鼓励社区对公职人员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线索的举报。
突出精准监督——
聚焦主责主业,严防越俎代庖
“云集路21号院的28个车库,长期被个人和外单位占用,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今年6月,宜昌市纪委监委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德宏在一次走访中获悉这一情况后,原本准备“冲到一线”参与收回车库工作的李德宏及时“踩了刹车”,转而对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财政局作为国有资产的监管部门,28个车库长期收不回来,你们有没有责任?”
约谈过后,市财政局相关部门给占用车库的单位和个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一周时间,28个车库全部收回,交由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集中管理。
“如果我们当时‘冲到一线’,那就越俎代庖,种了别人的田。”李德宏表示,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的是“监督的再监督”,而不是替履职的单位去处理具体问题。
这只是该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在强化精准监督上下功夫的一个缩影。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围绕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责主业,重点弄清楚怎么监督、监督什么,监督单位的风险点在哪里、哪些岗位哪些人容易发生什么问题,做到靶向监督、精准监督,不断提高派驻监督实效。
近日,派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市属国有文化企业管理较为混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继而督促市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强化行业监管,联合出台《市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纪律风险防控“八严禁”(试行)》文件,督促归口监督单位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压紧压实各监督单位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派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制定履职清单“口袋卡”,指导纪检监察干部有效履职、精准履职,提高监督实效。(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8月20日6版 通讯员 唐强 张琴 郭姝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