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环”为要支撑宜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成功申报实施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磷石膏)、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城镇污泥第三方处置、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试点示范工程并取得初步成效。

但是我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根本性改变尚需时日。今后和“十四五”期间,我市要坚持循环发展引领,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全面探索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

发展循环工业

一是全面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按照“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着力提高园区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产业循环关联度、土地投资强度、土地税收贡献率、废弃物回收利用率等。

二是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在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领域,依托园区骨干企业,按照产业链、价值链“两链”集聚项目、招商选资、优化布局,对新入园项目从产业关联度、投资强度、环境影响等方面严格审查把关,培育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加快打造国际一流专业化工园区。加快姚家港化工园、宜都化工园区建设,着力打造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循环化国际一流专业化工园。

四是对附产磷石膏企业实行“以用定产”。按照磷石膏新产生量全部综合利用,并逐年消化存量的总体原则核定磷酸、磷铵产量,倒逼企业延伸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链,尽早实现磷石膏产销平衡,彻底解决磷石膏环境问题。

建设循环城镇

一是加快建设宜昌城市静脉产业园。启动建设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主,同时处理处置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电子垃圾等城市废弃物的宜昌城区静脉产业园,破解城区“垃圾围城”困境,根本解决垃圾填埋带来的环境隐患。各县市因地制宜,可以依托水泥企业水泥窑炉装置,协同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二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规范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完善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运输体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名副其实的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市。

三是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在城区建设回收大市场,在县市建设回收分拣中心,整合规范回收站点,形成以城市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分拣中心为依托、集散市场为核心,点面结合、“三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扶持壮大废弃物利用企业,开发废弃物利用产品,实现废弃物再生利用。

四是突破性发展绿色建筑。切实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着力抓好新型墙材升级换代,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

构建循环农业

建设三峡库区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一是加强果蔬废弃物综合利用。

建立果蔬种植基地——收购——加工——废弃物(尾菜、皮、渣等)精深加工——废烂果蔬回收利用(沼气、生物肥等)——果蔬种植农业的循环产业链,加快形成以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建设宜都柑橘资源综合利用、秭归柑橘资源综合利用、枝江果蔬资源综合利用、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资源综合利用等基地。

二是加强畜禽粪污及病死畜禽综合利用。以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按“一场一策”原则精准实施综合利用措施,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污水肥料化利用、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生物发酵床和污水达标排放等技术模式,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推广高温生物降解、热解炭化处理、湿法化制生物转化法等病死畜禽资源化处理方式,建设当阳、枝江病死畜禽资源化处理中心。

三是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因此制宜开展秸秆沼气、固化成型燃料、有机肥等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和农村能流、物流的生态循环。

建立保障体系

在编制宜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设立循环经济财政资金支持专项、循环经济发展基金之外,要谋划推进一批循环经济支撑项目建设,实施工业循环产业链接工程、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工程、城市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县市区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工程、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工程等,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各个领域提高资源节约、废弃物利用水平。同时,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用能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用煤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跨区域生态补偿、磷石膏“以用定产”等办法,采用市场化、法制化的方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三峡日报 作者 市发改委 黄毅)

如果您关心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欢迎踊跃投稿、积极建言。投稿邮箱:yc145jdz@163.com,详情请扫二维码,最高奖励5000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