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纪行丨点绿成金,官庄步入康庄道

【乡情档案】

官庄村位于夷陵区小溪塔街道东北边陲,面积42.3平方公里,距夷陵城区15公里,全村2048户、6172人,12个农村网格,村党总支下辖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71人。官庄村是夷陵区重点打造的十个城乡统筹发展示范村之一,也是宜昌主城区百万人口饮用水源——官庄水库所在地。2018年,全村生产柑橘3.2万吨,接待游客突破13.5万人次,实现经济总收入120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67元。

沿着美丽的小鸦路一路东行,不出十里,就是官庄村了。

干净整洁的村道蜿蜒向前,彩色生态步道紧随其右,一路向前,白墙灰瓦掩映青山绿水之间,清新空气中还夹杂着阵阵果蔬香。

5月下旬,记者前往官庄,探寻其美丽逆袭之路。

蝶变升级,打造城郊第一村

碧水悠悠,微风拂面,飞鸟成群,远山淡影……从山顶往下看,官庄水库就如坠落凡间的一块碧玉,将官庄村点缀得多姿多彩。

然而,多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光景——7个村合并而成的新官庄村,面积广人员众难管理不说,河道垃圾随处可见,猪舍鱼塘遍布其间,日子也过得捉襟见肘。

这个贫穷、落后、无人问津的山旮旯,真的无从改变?

官庄村不是没有优势:生态底子厚,官庄水库的一汪碧水滋养着百万宜昌人;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城郊接合处,距离宜昌城区不过40分钟车程。

2013年,官庄村大胆谋划,从“五村”创建入手,即宜昌市城郊生态第一村、宜昌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中心村、全市现代农业示范村、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样板村、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打造市民休闲的“后花园”。

改造道路河堤是第一步。5500米河道整治了,6.8公里城郊生态步道建起来了,128公里村组道路拓宽硬化了,沿线道路美化绿化、污水管网改造也完成了。

道路宽了,街道变漂亮了,一旁说闲话看热闹的老百姓也少了,村民纷纷加入到建设美好家园的队列中。

高矮不一的民居分批被统一改造成三层“小洋楼”,500余栋房屋清一色白墙黛瓦,加上精美的墙绘做点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12个养殖场和鱼塘全部被退养清除,水库边的垦荒地种树栽草,恢复如初。

破解垃圾围村也等不起。近60个垃圾周转箱、40多个垃圾池有序安放。村民杜开万自豪地说:“咱村里现在比城市还干净!”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官庄人还深入挖掘村内传统文化资源,建成夷陵区第一座村史馆——官庄村史馆,向世人展示着官庄村60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三峡柑橘博物馆也在村内拔地而起。“夷陵好同学”从官庄走向全国。

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官庄村一组66岁的老人刘维朝乐开了花,“我们村现在就像一个大花园,住在这里心情舒畅得很!”

水清了,山绿了,村庄靓了,百姓乐了,“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一项项荣誉也纷纷花落官庄。

生态致富,农民整装再出发

鱼塘关停、生猪整规、垦荒还原后,村民的出路在哪里?官庄村的干部们在思考:“不能断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路子。”

柑橘是官庄村的支柱产业。多年来,村干部带领村民连片发展柑橘1.5万亩,其中高标准精品橘园7000亩,所产“夷陵红”品牌柑橘远销海内外,年收入5000多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40%。

行走在官庄村,满目所及尽是柑橘树。已是初夏,仍有不少橘农埋头剪枝,松土埋有机肥。

今天的官庄村,坚持生态种养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坚持使用有机肥,村民们还自觉摒弃高毒农药,不少人在田间种上了能以草抑草的鼠茅草。在避免打药的同时,自然分解后的鼠茅草还为果树生长提供了营养。

青山绿水间,黄灿灿的柑橘格外香甜。种柑橘、卖柑橘,让官庄人走上生态致富路。

除了卖柑橘,官庄人还“卖”起青山绿水间的风景。

每逢双休或假日,官庄的生态步道上,步行者和骑行者三五成群;文化广场旁,携家出游者比比皆是;采摘地里,游客一拨接一拨。

王家明的家就在文化广场附近。两年前,他和10户街坊一起,买了66辆观光自行车出租。“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接待百把人!”61岁的王家明十分满意这笔投资,如今,他和街坊们每家每户年利润近万元。

农家乐随处可见。官庄村被列为禁养区后,猪倌黄正轩转型办起了农家乐。“一到周末就忙不过来,一顿午饭,常常要忙到下午三四点,办农家乐比养生猪挣钱得多!”像他家这样的农家乐,全村共有31家。

采摘游也火了。贫困户胡兴华种起了草莓,“生态官庄”公众号一声“吆喝”,短短几天3亩多的草莓被采摘一空,收入近3万元。尝到甜头的村民将小水果种植面积扩大到近800亩。

美丽乡村,花开芬芳蝶自来

在官庄村中心地带,柑橘文化广场一侧,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平整地基。占地32亩,拟投资6000万元,集科研、培训、冷链物流于一身的新项目——夷陵红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在9月份柑橘上市之前投入使用。

“官庄是城郊生态第一村,有品质超高的生态柑橘,还有全国第二座柑橘文化博物馆——三峡柑橘博物馆,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这里。”投资方宜昌夷陵红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周建林笃定地说。

产业园建成后,将辐射官庄村、仓屋榜村、新合村和岩花村96.5%的农户5万多亩橘田,最大限度提高柑橘附加值,帮助村民增收。

隔壁岩花村的矿老板卢发信带来1000余万元资金,流转荒坡地200亩,改造石坎梯田120亩。“如今农场有80多个品种的果子,几乎一年四季都能供游客采摘。”

发于采摘,却不止于采摘。卢发信的“蜘蛛洞游苑”,还适时推出餐饮、儿童乐园、垂钓、住宿、电影等游乐项目。在创造年利润20余万元的同时,每年还能帮助周边10余户农民解决约4000个工日。

亲子主题项目也和官庄“一见钟情”。34岁的王振耀祖籍河南,2016年慕名到官庄,流转闲置土地200余亩,着眼休闲农业观光和儿童自然教育,打造“南瓜部落”,建成了一个户外儿童王国。好生态让游客摩肩接踵,周边50多户村民也通过务工和土地出租实现了增收。

守住绿水青山,捧出金山银山。连日来,村党总支书记赵宝志三天两头在陪同客商到村里考察。他说,目前,已有10余批次客商前来洽谈投资。

岁月更迭,如今的官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具希望,更具活力。

【采访手记】

最美风景在深处

美丽官庄,无疑是城郊村的榜样。

城郊,是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地带,一半山水一半城,村的体制、村的模样,却要有城的内涵、城的担当。官庄村的实践颇值得称道。

高点定位。他们的“五村”目标站位高远,紧盯全省、全市前列制定工作目标,将一村的发展置于全省、全市大局中来谋划,体现了对标看齐、城乡一体的大局观。对外亮出了标杆,对内点燃了信心。

重点突破。他们将水源地保护作为重中之重,立足转型发展打出了系列组合拳。一条生态廊道,开宜昌之先河,引来骑者无数、追随者如云。还有柑橘馆、村史馆等,都成为美丽官庄的名片。

持续推进。退出养殖、植树种草、河道整治、集镇改造、招商引资、产业兴村,桩桩件件,都是硬骨头。官庄的村级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达目标不罢休,其担当精神难能可贵。

我们为眼中的风景陶醉,更为深处的“风景”点赞!(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邓士德 杨婧 裴姝婧 通讯员 李重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