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档案]
董市镇南邻长江黄金水道,沪渝高速公路横贯东西,318国道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137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9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000余人。重点发展脐橙、蔬菜、稻虾、甜瓜、草莓、花卉六大特色精品农业。
2018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3%;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3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4元,同比增长8.03%。
2019年初,该镇荣膺“宜昌发展贡献奖”,是宜昌市唯一一个获得该项殊荣的乡镇。平湖村、姚家港村被授予“中国淘宝村”称号,新周场村被评为“湖北省绿色乡村”。
白墙黛瓦、红砖篱笆、绿树成荫、月季飘香……孟夏时节,记者前往枝江市董市镇采访,所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虾稻连作和物流电商,走出了一条内外兼修的强镇富民之路。”5月中旬,董市镇党委书记易礼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提升了乡村颜值和气质,又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振兴先“振心”
董市镇曹店村村委会前,全村党员群像图分外引人注目。“我们让全村61名党员在这里集中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 除了集中亮相,党员们还会在自己房屋外贴上党员标志牌,既接受群众监督,也方便群众求助。曹店村的经验也在董市镇广泛推广。
振兴先“振心”。这个“心”就是党员的核心作用。该镇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党员先锋作用、群团纽带作用,精心组织、宣传、教育、引导好群众,让“红色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美丽乡村、文明乡风等各项事务。
去年以来,该镇党员干部带头进行“五子”工程,即拆棚子、扫屋子、美院子、清池子、堵管子,群众从观望等待逐渐转变为主动参建、自觉参管。
在“三清一改一拆一绿一分类”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全镇“清三河”8条69.2公里、清沟渠37条84.6公里,拆违建179处14343平方米,清理野广告、广告牌800余处。
巾帼志愿者、生态“小公民”也加入到环保建设中,开展“美丽庭院”和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倒逼村民将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收通豁”。
从“党员在干,群众在看”到“党员群众一起干”,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群众的态度转变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乡村振兴迸发出巨大合力。
就地取材美家园
小道旁百花争艳,菜园边篱笆紧扎;坛子做成灯座,路灯古色古香;坛坛罐罐长出花草,石磨石磙变成景观;吉他造型与农具相伴,仿佛在鸣奏田园交响曲。这不是艺术园林,而是曹店村最寻常的风景。
董市镇国土面积137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53000余人。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农村,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就地取材,不搞大拆大建,花小钱办大事。”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该镇坚持规划先行,邀请中国美院设计团队进驻,确保规划设计体现村庄特色、浓浓乡愁。这些理念得到广泛认可,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曹店村村民黄元林自己动手砌砖墙、扎篱笆、种树栽花,家园美了,花费还不到2000元;农家乐老板娘闫巧玲心灵手巧,从来没有专门学过绘画,却在外墙上画了一幅“子女给老父亲洗脚”的孝道图……
建设过程中,董市镇要求严格按图施工,不合格坚决返工。平湖村村民姚永清家门前的景观墙,前后拆建了5次才达到施工要求。在一次次推倒重来的过程中,枝江“泥瓦匠”硬是干出了浙江工匠的手艺活儿。
发展产业富村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董市镇以“一改两品五化”为路径,以“八万工程”为抓手,坚持“一镇一产业”差异化发展。运用电商、科技力量,增加农业含绿量、含技量、含金量,产业融合提速,农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今年4月,董市镇第四届月季文化旅游节举办,曹店村成立晓方文化传媒公司,运营枫林月季园,加入彩虹滑道、蹦蹦床等游乐设施。公司还延伸月季花产业链,制作月季精油、月季香皂、月季花饼和月季盆栽等产品,让游客有看的、有玩的,走的时候还有带的。农旅深度融合,收益大幅增加。
在五岭村,润禾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了虾鳖稻综合种植养殖示范基地,不用农药少用肥料,可实现亩产生态鳖60公斤至80公斤、精品虾402公斤、优质稻500公斤,亩平增收4000多元。目前,该合作社已流转土地近千亩,发展社员30多户。
在双湖村,170亩地上建起了100个标准蔬果大棚,从单纯种草莓变成套种白哈密瓜。村党支部书记方亮介绍,以前种草莓一个棚可收2万元,现在套种白哈密瓜再增2万元,算下来一个棚年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农民年可增收300多万元。
还有全镇万亩岗地上的脐橙、洪治村的千亩蔬菜、平湖村和姚家港村的电商产业……董市镇各项业态齐头并进,生机勃勃。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镇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董市镇党委书记易礼强告诉记者,全镇去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财政总收入过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4元,同比增长8.03%。
【采访手记】
美丽乡村的“平原突破”
如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平原突破”,是摆在市、镇两级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
科学规划,以审美理念打造乡情乡韵。“让农村更像农村”,董市镇重金邀请从事浙江美丽乡村规划的中国美院设计团队,确定了“就地取材,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不搞大拆大建”的原则。突出乡土特色和环保理念,保留乡村自然形成的特有空间布局和原始风貌,使用具有乡土气息的废旧建筑物料,熟悉的事物不一样的搭配,成就乡村别样美景。
发动群众,以共享理念整治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带动老少妇孺共同建设美丽家园,民心悄然凝聚。同时,这也是对村民进行的一场文明思想洗礼,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民风民俗相融,村民在一次次沟通、交流、建造中,汲取着艺术、审美、环保等现代文化元素的营养。
一村一品,以特色理念发展农业产业。我们看到,董市镇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以月季花带动乡村旅游,以虾稻连作、草莓和白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既尊重了自然生态,促进了产业融合,也使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田云兵 黄彦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