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长空志 托起航天梦 记“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永钊

1999年5月8日凌晨,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北约飞机轰炸。

那一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工程学院就读二年级的陈永钊20岁。

这一事件成为影响陈永钊人生走向的重要节点。

“我们固然钟爱和平,但若没有强大的国防,哪有长久的安宁……”时至今日,已成长为一家国有大型航天企业“领头雁”的陈永钊,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依旧心绪难平,“这次轰炸,如同震天惊雷让国人警醒,也让我们很多同学在毕业时,义无反顾地选择投身国防事业。”

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2005年4月,从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的陈永钊怀着满腔报国志,进入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工作。

“学和干都在同一行当,是一件幸运的事。”陈永钊说,上班后他继续从事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方面的研究,与志同道合的工友们在设计和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了六七年,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2011年,陈永钊被调派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江河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从此在远安扎下了根。

因技术过硬、业绩突出,他先后荣获三江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并获得9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行业标准及多项国防领域创新发明奖。2018年,39岁的他担任江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说起江河公司,大众可能知之甚少,但说起《流浪地球》和快舟火箭,很多朋友或许瞬间就会心潮澎湃。

今年春节,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呈现出的当代中国“硬科幻”元素令无数人为之着迷。“其中有几个火箭的镜头就是在远安取的景。”陈永钊说,这些让大家默默兴奋了好久的画面,原型正是来自江河公司参与研发的产品“快舟”。

2018年10月,在德国不莱梅召开的第69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上, 中国航天科工展出的“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备受瞩目。此前的2017年1月和2018年9月,“快舟一号甲”已成功完成两次商业发射,能够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成功的喜悦记忆犹新,失败的经历更终生难忘。”陈永钊感慨地说道。在发动机的研发过程中,2007年至2009年,他所在的团队经历了3次试验失败,“失败一次归零一次,每一次试飞都感觉度日如年,每一秒钟都可能‘烧掉’一辆奔驰……”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陈永钊白天专心致志深入现场研究,晚上争分夺秒查阅国内外资料,论证制订多个技术方案。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周六不休,差不多每隔半月他才回一趟武汉和家人团聚。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永钊和他的团队终于突破一个又一个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某重点型号发动机顺利定型,使该型号产品成为国防事业的“杀手锏”产品之一。他主导研发的火箭发动机动力系统,则为“快舟”系列火箭腾飞提供了强劲动力。

作为航天科工大体系里的一份子,江河公司在运载火箭等航天产品的研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助力“快舟”系列成功发射,不仅扩大了“江河”的生存发展空间,更让其在技术创新上抢占一席之地。

“航天技术迭代很快,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面对挑战,陈永钊带领公司领导班子运筹帷幄,提出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航天固体动力公司”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军民两翼齐飞”的中长期发展思路。

近几年,江河公司投入资金超亿元,招贤纳士扩充研发队伍,建立院士工作站,与多个院所机构建立合作,承担多项高端创新课题,“双创”项目在国家平台上崭露头角,申请专利60余项,科技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2019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一条振奋人心的新华社消息在朋友圈刷屏:由航天三江自主研制的500吨级推力商业航天大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高质量比固体火箭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当下,航天企业迎来转型发展的新契机。流淌着航天血脉的陈永钊,正引领“江河”的热血青年们,向着新的目标砥砺前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这是航天人的使命,也是陈永钊不变的初心。(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张虹 通讯员 刘军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