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崛起康养小镇——“美丽乡村”纪行之二

【乡情档案】

榛子乡位于昭君故里兴山县东北部,与襄阳市、神农架林区接壤,是兴山县的北大门。全乡国土面积361平方公里,辖8个村4039户11036人,252省道贯穿全境。

优质烟叶和高山蔬菜是该乡的传统产业。2018年,该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3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75元,增幅10%,位居全县前列。

2018年,榛子乡被列为兴山县乡村振兴试验区的中心区域,境内侯家坪成为试验区的核心区域;2019年,该乡村振兴试验区被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

初夏时节,从兴山新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北上,车在林中行,似在画中游。仅一个小时的车程,记者就来到了榛子乡。

蓝天,白云,似乎触手可及;白墙,红瓦,特别爽心悦目。恍然间,有一种错觉,仿佛这不是在鄂西的大山深处,而是身处宁静雅致的北欧小镇。

提升传统农业、开发乡村旅游、建设康养小镇,这是榛子乡近年来主抓的“三件大事”,可以说“件件有起色,事事有看头”。

提升传统农业,让群众腰包更鼓

榛子乡不光拥有绿水青山,农民的种田水平也很高,这在全省都不多见。

榛子号称“高山平原”,“四十五里侯家坪”地势开阔、土地肥沃。优质烤烟和高山蔬菜是这里的传统产业,早已实现了“耕种机械化、育苗工厂化、种植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公路沿线农民家中几乎都有轿车、卡车、拖拉机、摩托车。

传统农业还有没有提升空间呢?榛子乡的实践告诉我们,不仅有提升空间,而且还大有可为。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乡成功创建了“榛子乡”牌湖北著名商标,“榛子薄皮辣椒”还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近年来,乡政府引导30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社线上线下互动,创立了“1+8+N”电商服务体系,销售渠道拓宽,农民收益增加。

过去烘烤烟叶用的是木柴和煤炭,不仅成本高、有污染,而且破坏山林。今年2月,乡里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建成了生物质颗粒燃料厂,利用边角废料和烟草等秸秆加工制成可燃颗粒,年产可达700吨,每年能替代1200吨煤炭、2000吨木柴,烟农烘烤的劳动强度也大幅降低。

榛子乡过去主产玉米,农民对这个传统产业情有独钟。前几年,乡里从外地引进甜玉米种,在蔬菜大田进行套种试验,获得成功。此举不仅解决了辣椒怕涝、怕晒和怕湿的短处,每亩甜玉米还可增收千余元。这项新技术得到了农民认可,现已广泛种植。

为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乡政府近几年积极支持发展设施农业。板庙村四组农民刘发成去年试种20亩,赚了20多万元。这项增收新技术逐步被周围群众接受。今年,他带动农户扩大种植面积20多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乡种植的辣椒、西红柿和昭君眉豆2万多亩,产品远销上海、江苏、安徽、广东等市场,外销量4万吨以上,仅此一项全乡增收过亿元。 

开发乡村旅游,让三产发展更快

“榛子是兴山乡村振兴试验区的核心区,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必须加快开发利用,形成经济优势。”兴山县委书记汪小波如是说。

资料显示,该乡夏季平均气温仅23℃,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100%,有“避暑天堂”和“天然氧吧”之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躺在资源上睡大觉。”榛子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清醒认识到,只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才能带动三产发展,带富更多群众。

从2015年以来,榛子乡每年都要策划主题活动,邀请文化人进山舞文弄墨、宣传推介;让游客参与自驾与采摘,从中感受乡间野趣……这些活动不仅带来了人气,更打响了名气,为招商引资打下了良好基础。

发展乡村游,集镇是脸面。2017年,该乡整合860多万元资金对集镇110栋房屋的外立面进行改造,拆除乱搭滥建150多处。如今,集镇街道整齐干净,四季鲜花争妍,以北欧风情为特色的集镇已经成为榛子一张靓丽的名片,令人赞不绝口。

随着游客增多,榛子乡开始引导村民兴建民宿和农家乐。乡政府还组织村民前往北京、浙江等地参观学习,并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村民从事三产。对兴建精品民宿的农户,最高可获9万元补贴。

截至目前,该乡农家乐和民宿已达15家,今年将再添35家。同时,该乡将投资500万元,对和平村耿家沟一带43栋民房进行改造,建成精品院落。目前正在开发建设青龙口瀑布群和小木屋群。

牛家沟大峡谷和龙口大峡谷的开发也正在规划中。

建设康养小镇,让经济变得更强

“榛子乡‘青山绿水生态好、特色农业产业好、自然田园风光好、通行便利交通好、项目开发空间好、民风民俗风气好’,是建设康养小镇的首选之地。”兴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乡村振兴试验区指挥部指挥长舒刚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该乡最高海拔1900米,平均海拔1300米。森林覆盖率达89.6%,为全省“第一乡”。境内无工矿企业,空气质量优,负氧离子含量高,最适合发展康养产业。

“这里一天一个样,游客接待中心的主体工程快完工。这个项目是万豪集团去年投资兴建的。他们准备在此投资兴建系列康养项目,打造全国知名避暑康养旅游胜地。”陪同记者采访的乡党委书记李兴苗介绍说。

记者在清风岭康养主体工程现场看到,施工队正加紧铺设木制露台,工地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离主体工程仅一路之隔的地方,挖掘机、推土机穿梭作业,马达声不绝于耳。“这里正在加紧建设跑马场、热气球场和千亩林下花园。”据工地负责人张青介绍,这几个项目6月底要全部投入营运。

李兴苗告诉记者,在离清风岭主体工程不远的紫龙山一带,万豪集团准备再投资10亿元,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健康度假、医疗康复、健康及亚健康管理、私人护理”于一体的国际康养基地。

记者有理由相信,再过四五年,榛子康养度假小镇就能形成更大的规模、吸引更多的游客、产生更大的效益。

【采访手记】

“内外兼修”兴乡村

“全域旅游、康养小镇、美丽乡村。”这是兴山县榛子乡实施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作为高山乡镇,如何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呢?首先是要追求外在美。榛子乡把集镇整治得像北欧小镇,并没花多少钱,也没有大拆大建,只是整治了乱搭滥建,绿化美化了街面。而公路两旁的农户,则整修成了白墙红瓦,放眼望去,赏心悦目。

其次要追求内在美。加强法制宣传、制定乡规民约、治理人情风、开展文化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这里的攀比和浪费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邻里闹矛盾的少了,乡风民风越来越纯朴,“精神荒原”变成了“精神乐园”。

村容村貌与村民精神风貌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存于乡村振兴这一主体之中。只注重外在不修内里的乡村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长久。只有内外兼修,才是振兴乡村的正确路径。

乡村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振其外,兴其内,内外兼修,才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田云兵 张宇新 通讯员 荣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