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老两口奏响“最美夕阳红”

唱歌、吹奏葫芦丝,我来唱歌你来和


龚万和近照

3月14日,婉转悠扬的葫芦丝在宜昌市西陵区老干部局老年大学内流淌,20多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气定神闲地吹奏着葫芦丝,个个春风满面,沉醉在琴声里,让人感到最美不过夕阳红。其中,有一对学员是老两口,他们一起报班,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老有所乐, 

我来唱歌你来和

龚万和今年62岁,退休后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加入了老年大学声乐班。据了解,龚万和十分喜欢唱歌,在知青下乡百无聊赖时,会用唱歌来寻找寄托。

遗憾的是,龚万和在岗时所在的岗位十分繁忙,没有时间让特长得以发挥。退休后,进入了老年大学声乐班,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唱歌可以愉悦身心,锻炼身体”。龚万和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觉得自己的水平有所提高。负责教声乐的老师是科班出身,不但认真负责,也很注重教学方法,课堂上先讲述乐理知识、再进行练声,最后教唱歌。

龚万和原来会识别简单的谱,所以在乐理环节,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但是在技巧环节,在吸气练习和胸腔练习的时候,他为了掌握发音的技巧,一遍又一遍,直到掌握技巧为止。“要想提高还需要对音准、节奏、状态、咬字,进行苦练。”他坦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鸿雁》、《唱首情歌给草原》、《天边》等抒情的歌曲,都是他的拿手之作。

“唱歌能吐故纳新,在公园里,在散步时唱上几句,清风拂面,有在草原上驰骋的感觉,那真叫舒服”。龚万和说。

自从上了声乐班,龚万和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有所改变,看着老伴的进步和改变,边志江每周二也加入到了声乐班这个大家庭,跟着68名学员一起学习。

老有所长,

从一窍不通到登台演出

2018年6月,随着老年大学葫芦丝班开班,爱好音乐的他毫不犹豫报名了。

龚万和坦言,之所以选择葫芦丝,是因为葫芦丝相对来说简单易学,再加上葫芦丝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方便携带,最重要的是可以自娱自乐。

牛唤兰老师的课讲的十分认真,从怎么拿葫芦丝,到怎么吹奏,经过三节课的学习,他很快就能掌握。他发现,吹响很容易,吹好还是要下功夫。除了课堂上的听课练习,龚万和每周要花上10-15个小时来训练。

“除了勤学苦练,还要坚定信心,老伴比我吹的好,我们经常在一起练习,从一个音符入手,然后再到小节、段落,最后连成完整的曲子,重复练习”。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会吹奏上十首乐曲了。

在去年年底,宜昌市葫芦丝蓝之韵巴乌艺术团新春音乐会上,老年大学葫芦丝团队集体演奏了《望春风》,这是龚万和夫妇两人第一次登台表演。

“演出前我们花了大概5堂课的时间练习,课后也没少下功夫,演出现场的效果出乎意料,在我们的人生生涯里从来没有登过台,这次的演出很享受,希望接下来还有这样的机会来展示自己。”龚万和兴奋的告诉记者。

学无止境,

老两口互取所长比着学

周二声乐班,周四葫芦丝班。自从老两口上了老年大学,生活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接送孙儿、买菜做饭、练习葫芦丝、练习唱歌,退休后开始绽放人生的第二春。

以前,老两口除了带孙子就是做家务、逛公园,现在他们谈论的都是葫芦丝、音乐,生活变的更充实了,生活品味提高了,精神也愉悦了,又锻炼了身体,还可以以歌会友。

为了有更大的进步,夫妻俩还会打开百度APP,一起搜索新的曲子,“百度是很好的老师,上面有大量的教学视频,有时候课堂上没弄懂的,可以随时随地在上面搜索,还可以回放,真方便。”龚万和表示。

夫妻俩旁若无人的吹上一曲,真是羡煞旁人。龚万和坦言,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与音乐为伴,陶冶情操增添乐趣,妻子的葫芦丝吹的比自己好,自己的歌唱的比她好,他们要互取所长,共同进步。(三峡商报全媒记者岳黎 通讯员陈菲)

链接: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