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修生态,更修人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诠释了我们对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最生动最直接的认识。没有人的尊崇敬畏,生态不可能增容。没有人的参与融进,经济不可能持续。没有人的消费升级,经济与生态不可能在倒逼中提升。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就是基于对人、自然、生态、经济活动和谐共生的全面观照而提出的重要原则和发展指向。人一旦进入经济活动中,最首要、最管长远的,就是以人文基因唤醒情怀,以人文素养付诸行动,发挥正向作用,贴紧高质量发展要求。

科学理念、全面观照昭示的本质就是:既修生态,更修人文。

“既修生态”,就是我们要把眼睛盯住山、水、林、田、湖,让“看得见”的地方绿起来。坚持把“生态”作为基础,将其不断化为转型跨越发展的硬支撑,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生态建设“做加法”、铁腕治污“做减法”、转型升级“做乘法”,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更修人文”,首先要我们绿脑铸魂,让“看不见”的地方绿起来。要把“人文”作为根本,通过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一切先进文化,通过干部修党性、群众修美德、社会修正气,以党性、美德、正气之修推动生态之修成为全社会自觉行为,以“信仰之修、道德之修、境界之修”引领和固化“生态之修”的文明成果,丰富提高内在的人文精神,升腾发展气场,构筑精神高地,激发内生动力,让宜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得更远。

“更修人文”,其次要切实投身人文素养的修炼中。生态环境保护有赖于人文素养提升,环境整治力度再大、生态保护措施再多,如果没有形成“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社会共识,那么生态环境保护只能停留在“做表面文章”,陷入“边保护边破坏”的怪圈。另一方面,城市人文素养提升,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治理创新等具体实践,则会成为无帆之船、无桨之舟、随波逐流,与经济发展新常态、高质量发展要求格格不入。

“更修人文”,最终需要见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从分类推进134家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到38处煤矿全部关闭退出;从城区不达标水体基本消除,到全域复绿3.68万亩,完成长江干支流岸线复绿178公里;从“生态小公民”向“生态好公民”的生态教育拓展,到700多名志愿者相聚长江边捡拾垃圾迎接新春……痛下决心、壮士断臂的实践,强化了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当前,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更多更高地体现在人文和生态供给上。全市各级干部要树牢“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压倒性力度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做好战略留白、绿色留白,推进“富口袋、富脑袋、保护生态富万代”相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