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弭水桥村的紫薇花基地。三峡日报通讯员 宜轩 摄
游客在九凤谷玻璃栈道上留影。三峡日报通讯员 宜轩 摄
山清水秀,鸟鸣山涧。走进宜都市五眼泉镇弭水桥村,如同置身画卷之中,让人心旷神怡。
很难想象,4年前这里的村民吃的还是腌臜水、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穿村而过的丑溪还未成为国家4A级景区“九凤谷”。
是什么,让远近闻名的的“后进村”一跃成为“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
“矿老板”回穷乡 紫薇花开出新希望
4年前,该村一半人在外务工,另一半人想着搬离。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矛盾丛生,甚至有村民把村委会的牌子摘下来送到镇上告状。
丑溪不丑,只是没有知音。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当地政府多次邀请事业有成的煤矿老板刘大卫返乡带领乡亲们致富。几经考虑,刘大卫毅然将企业交给妻子打理,回到山沟里当起了村支书。
“当时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有的只是这一方山水。”刘大卫与村干部商量后决定,要想致富,还得从这山水上做文章。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弭水桥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采取“公司+村委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种植千亩紫薇园,不仅使全体村民年增加收入65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3万余元。
依托丑溪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村里引资建成了国家4A级景区三峡九凤谷,并开办农家乐30余家,增加就业岗位250多个。
彩色公路连接乡里乡亲 “四化标准”建设美丽家园
要想经济过得去,环境还得加点绿。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弭水桥村被选为美丽宜居示范乡村建设的首批试点,将“净化、绿化、靓化、文化”的四化标准开展到每家每户。
为保护丑溪不被污染,村集体投资200万元,采用AO生化法,引进了微动力一体化技术,以“微动力+人工湿地、无动力+人工湿地、微动力直接排放”三种处理模式解决污水处理问题。
同时,积极响应省住建部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刘大卫带领村委会对农户庭院、公路周边等区域进行基础设施改造。
2018年底,一条长达3公里的彩色公路,从东至西贯穿弭水桥村把乡亲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未来五年主要的产业和建设空间。
以弭水桥村村委会为中心,一套以紫薇观花游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带已经形成,以丑溪众多旅游景点及产业点的“一中心一线多点”布局正逐渐拉开序幕。
易地搬迁助力精准扶贫 送田送地送温暖
弭水桥村村民李香定原本住在山上,方圆数里没有人烟。由于务农和养殖收入只能维持温饱,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加之身患残疾,46岁的他至今尚未娶妻。
刘大卫调查发现,像李香定这样的村民,在弭水桥村有几十户。村委会积极响应易地搬迁政策,将这部分村民集中安置,并给每家分了菜园子,还为他们分配了工作。
如今,李香定在离家不远的景区停车场当保安,每月收入达3000元,一有空就跑到邻居家串门,“希望赶快找个伴”。
16个春秋,跟随着美丽乡村的洪流,弭水桥村按照省住建厅提出的“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建设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创建环境优美、风格协调、产业支撑、乡风文明的美丽家园。
1465个日夜,紫薇树苗茁壮成长,载起全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58万元到100万元的巨大跨越。
如今的丑溪已经变成了国家4A级景区,“九凤谷”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下烈火重生。(三峡日报通讯员 毕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