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8个月时间很短,但“第一书记”肖曙光却在这很短的时间里,为贫困村的群众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为贫困户做了一桩又一桩好事。他为何能够如此?说到底,是对贫困群众有感情。
是否带着感情,取决于党员干部对贫困群众的根本态度。可以肯定地说,不带着感情,是做不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肖曙光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干出不平凡的扶贫业绩,就是因为他真情投入。如果对贫困群众没有感情,他就不会克服家庭困难主动请缨,就不会自己掏钱为群众买药,就不会自己买工具为老兵理发,就不会顶着恶臭为老人敷药。由此可见,“带着感情”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前提。
光有感情还不够,还要有担当。这个担当就体现在遇事不躲不闪,敢于面对,善于处理。像肖曙光做上访人的思想工作就是如此。他驻的村有5个老上访户,有人告诫他不要“惹祸”,但他却不听劝,逐个登门访问,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化解积怨,再没人上访。扶贫工作中遇到的棘手事肯定不会少,如果“绕道走”或“踢皮球”,问题就得不到及时解决,扶贫工作也难以顺利推进。
做好扶贫工作,更要有能力。如果能力不强,就只能当“守门员”“统计员”。肖曙光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贫困群众办那么多的实事,是责任使然,更是能力的彰显。争取资金,要说服能力; 规划产业,要决策能力; 做群众工作,要沟通能力;精准扶贫,要动手能力……可以说,驻村扶贫处处需要能力。派有能力的干部去,才能为贫困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只要我们心之所到,情之所在,力之所及,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三峡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