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纪实

让公共法律服务的阳光普照大地

司法部调研组调研宜昌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走进宜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功能齐全的服务窗口、滚动播出工作流程的电子屏幕和可提供网络服务的电子触摸屏,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优质服务。该中心2017年投入使用,使用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正义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宜昌市司法局以“法务网格工程”为支撑,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经过近5年的实践和探索,搭建了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推进我市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宜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网站首页

搭建三大平台

服务范围全覆盖

宜昌市司法局强化职能,整体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大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平台优势互补,做足做实便民文章。

搭建全覆盖的实体服务平台。构建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共建立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个,乡镇(街办)法务指导中心109个、村(社区)法务工作站1601个、法务网格11757个。积极与工、青、妇、残联等组织联动配合,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面结合、惠及全民、好管好用”的“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的公共法律服务圈。

搭建全区域的热线服务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提供法律咨询、查询、电话申请法律援助等服务功能,纳入宜昌市民E家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由专业律师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通过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免费、和缓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疏导群众情绪。目前,12348热线平台设有人工咨询座席2个,日均咨询量达到84人次。

搭建全天候的信息网络平台,开发建设了“宜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打造“网上司法局”,使之成为司法行政部门向社会提供公共法律服务资讯的主窗口、社会公众进行网上办事的高速路。开发建设了“宜昌市法务网格平台系统”,并与全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市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全天候受理、一站式服务、全流程办理群众法务需求。

宜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

打造五大体系

完善法律服务功能

宜昌市司法局大力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五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务功能。

健全覆盖城乡的便民法律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力推进公证机构由行政体制向事业体制改革,开展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全面推行公证“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伸服务、提速服务”。调整优化司法鉴定机构布局和结构,开展涵盖法医、食品药品检验等类别鉴定,位居全省同等市州首位。

健全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体系。2016年宜昌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宜昌市法律援助实施办法》,推行网上申请审批,先后组织开展“法律援助 为您讨薪”“困难群众大走访 法律援助送到家”和“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实施 “法律援助点援制”和 “预约服务制”。目前建有14个法律援助中心、15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35家法律援助申请代理受理点,法律援助案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

健全覆盖城乡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2014年制定出台《宜昌市人民调解员等级化管理实施办法》,以等级化管理推进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全市2156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评定首席人民调解员187名,一二三级人民调解员各360名、525名、1029名。大力推进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保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专调委110个。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责任倒查制和月分析研判制“三项”制度,每年调解矛盾纠纷超过2万件,调解成功率 97 %以上。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组织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健全覆盖城乡的“两类人员”服务管理体系。市司法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制定出台《宜昌市社区矫正工作暂行规定》。强力推进社区矫正机构、信息化、规范化和一体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四统一”执法模式,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动态分析制度,“司法e通”实现全覆盖。全市共建社区矫正工作站984个,矫正小组5964个,社区矫正志愿者2675名。全市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0.49‰,低于全国、全省平均值。

健全覆盖城乡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着力推动“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组织开展“法律知识月月讲”活动,“大普法”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在公共场所广泛注入法治文化元素,全市共建法治文化阵地1974个,其中市级示范点89个、省级示范点24个,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当阳市法治文化“培根工程”在全省获得推广。探索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开通普法微博7个、普法微信13个、客户端1个。高水平推进法治创建活动,全市90%以上单位成为法治创建合格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达60%以上。(三峡日报通讯员 饶先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