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BRT运行3年 城区纳入“半小时生活圈”

改造前的东山大道

BRT宝塔河路段地下管网施工

BRT桔城路段

BRT果园二路站施工中

昨日下班高峰期,一辆18米长的B9公交车在宜昌东站载满乘客,沿路停靠21站后,耗时45分钟抵达葛洲坝站。这是我省首条BRT,开通运营三年来,它承载市民逐步驶入快速公交时代,夷陵区客运站到宜昌东站乘公交出行时间从1.5小时降到1小时以内,市内90%的区域将纳入到“30分钟生活圈”。

据了解,作为国内中心城区单条线路最长、站距最短、站位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BRT项目,宜昌BRT全长23.9公里,始发站位于宜昌东站,终点站位于夷陵区客运站,贯穿夷陵区、西陵区和伍家岗区三大主城区,项目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资金1.5亿美元,2014年,项目被亚行评为国内唯一的“可持续交通项目最佳案例”。

据宜昌市城建控股集团总工程师陈峻松介绍,宜昌市BRT一期项目于2014年2月25日破土动工,2015年7月15日,东山大道BRT试运行。站台实行全封闭,设施设备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设施大致相似。

东山大道是城区交通“主动脉”之一,全市约51%的人口要通过东山大道出行,沿线公交服务线路占全市公交线路总数55%以上,日均公交乘客量占全市水平的90%以上。自1999年实施路面改造以来,运行过程中路面破损率已达60%,地下大部分管线使用年限已达极限,迫切需要综合改造,最终确定的道路改造暨BRT建设。未来我市还规划新建另外四条线。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宜昌BRT

项目地址:伍家岗区、西陵区、夷陵区

项目内容:项目北起夷陵区夷陵客运站,沿夷兴大道、三峡路、夜明珠路、东山大道、桔城路,南至伍家岗区宜昌东站,全长23.9公里,设计全天客流量超过50万人次。一期运营范围为宜昌东站至葛洲坝路段。

入选理由:国内中心城区单条线路最长、站距最短、站位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BRT项目,2014年,项目被亚行评为国内唯一的“可持续交通项目最佳案例”。建成之后,全程运行时间将由目前的92分钟缩短为59分钟,社会车辆将提速20%-30%。

数说项目

38组

全线设置共计38组站台,61个分站台。

30万

项目于2014年2月25日开工建设,2015年7月试运行。设计全天客流超过30万人次。

23.9公里

工程从夷陵区长途客运站至宜昌东站,贯穿夷陵区、西陵区和伍家岗区三大主城区,全长23.9公里。

16亿

项目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其中亚行贷款1.5亿美元,其余由宜昌市政府自筹。

59分钟

建成后,现有线路公交车运行车辆总量可以减少超过50台,平均运营车速提高1倍。乘客由城西北起点夷陵客运站到城东宜昌东站出行时间将从现在的92分钟缩短至59分钟,市民出行平均时间也由30分钟缩短为20分钟。

建设者说

宜昌BRT,开启绿色出行新风尚

——访宜昌市城建控股集团总工程师陈峻松

继2015年宜昌BRT一期试运行后,今年2月11日,望洲岗至夜明珠路段BRT走廊设施全部安装调试完毕,至此,BRT1号线全线通车。一期运行三年来,BRT的社会效益逐步凸显,它不仅成为宜昌市民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一条绿色发展大道。

“倡导绿色出行,坚持公交优先,在全省率先建成BRT快速公交系统,构筑覆盖城区、连通郊区的自行车路网。”陈峻松说,BRT系统实现了多模式的整合,沿线连续的自行车道及自行车设施,为市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公交服务。快捷的公交服务、连续的自行车道、灵动的绿化景观,这些都将使东山大道成为宜昌最美丽的城市走廊和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宜昌众多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得到亚行高度认可,东山大道BRT获得亚行2014年国内唯一可持续交通项目最佳案例。

陈峻松告诉记者,如今,一个与宜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畅达高效、低耗减排、多层次、多模式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作为快速便捷、舒适安全、低能耗的“绿色交通”BRT多线通车,对实现宜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RT的开通,使区域环境提升、周围交通改善,从而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沿线许多商家从中受益。

百姓之声

BRT已成日常出行首选

刘波 (43岁 事业单位员工):

自从BRT通车后,我每天出行的时间大大缩短,家住夷陵区,上班在城区,每天乘坐BRT来上班,不用担心堵车,不用担心上班迟到。如今,乘坐BRT是我的出行首选。

BRT让城市变得更亮丽

杨世华( 60岁 居民):

东山大道是城区主干道,综合改造之前,东山大道沿线有许多破旧的房屋,地面坑洼不平。道路综合改造后,东山大道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记者手记

绿色出行,让城市更环保

随着BRT竣工通车,夷陵区、西陵区与伍家岗区之间的时间距离缩短为30分钟,这标志着宜昌公共交通驶入发展快车道。快捷交通,绿色出行,随着BRT走进市民生活,一场交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东山大道是城市主干道,每天有近50万人流进进出出,人们的出行习惯根深蒂固。要在这样一条牵动了大众敏感神经的窄狭大动脉上动手术,没有排除万难的决心,没有志在必得的信心,没有精雕细刻的耐心,很难啃下这块硬骨头。

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出行是基本的民生。市委市政府精心谋划,在实施东山大道综合改造的同时建设BRT,对整条道路实施陆地空立体改造和综合治理,如今,BRT成为市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绿色出行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历时五年 BRT“拔丁抽楔”终揭面纱

运行3年 BRT改变的不仅是出行方式

从国家发改委批复到试运行,BRT在宜昌走了5年之久,就像一个孩子,从胚胎到落地,总是需要漫长的过程。

2015年7月15日,东山大道BRT将开始试运营,市民驶入“BRT时代”。从BRT开工建设之日起,关于它的争议就未间断过。再回首,BRT已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悄然改变市民的生活。运营三年之后,BRT已成宜昌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日均送客27.3万人次。

BRT在宜昌走了5年

历经艰难险阻终与市民见面

2011年之前,BRT与市民形同陌路。2011年,宜昌BRT霸占各大新闻媒体的重要版面,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关于利用亚行贷款宜昌市城市交通综合改善项目”列入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备选规划的批复,东山大道改造及BRT建设项目为其重要组成项目之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何时建?建成什么样?这些疑问已成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从项目批复到线路开通,历时5年,BRT吊足了宜昌市民的胃口。2014年1月27日,宜昌市东山大道改造暨BRT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2014年2月10日,各大媒体正式发布施工第一阶段交通组织通告。至此,宜昌BRT正式起航。2015年7月15日,宜昌东山大道BRT开始试运营。

建设之初许多人持怀疑态度

综合考虑1号线情定东山大道

建设BRT后道路会不会更堵?建设之初,许多市民持怀疑态度。宜昌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总工程师陈峻松参与了项目建设,陈峻松说,宜昌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为21.90%,私家车和公务车出行比例约8%,而小汽车占据了超过60%以上的道路资源。国内外成功的BRT系统运营经验证实,BRT可实现与火车东站及长途汽车客运站的双快整合、缩短城乡距离。

BRT为何建在东山大道?据陈峻松介绍,首条BRT走廊设置在南北向,有利于贯穿整个城区,建在东山大道既有利于改善南北交通,又不会对城市内部交通产生太大的割裂影响。而与之平行的其他三条主干道,因为各自的功能定位和条件限制,不能与东山大道竞争BRT的规划线型,综合因素考虑,BRT1号线情定东山大道。

BRT悄然改变市民生活

日均送客量达27.3万人次

上班在城区,家住夷陵区,奔波多年,市民陈玉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小确幸,随着BRT试运行,陈玉每天坐上BRT上下班,出行时间由以前的1个小时缩短为30分钟。

“BRT真方便,不用担心道路拥堵,也不用担心上班迟到。”市民陈玉的心声代表了市民的一致想法。然而,运行之初,市民的质疑声最为强烈。相关单位和企业开门纳谏,广泛征求市民建议和意见,最终实现了BRT的顺畅、平稳运行。

随着BRT运行逐步完善,市民的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的新选择。据公交部门统计,现在BRT每天发送旅客27.3万人次,占整个公交日载量的63.5%,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人数较过去增加了50%,相当于每天减少了5万次机动车出行。(稿件由记者 杨春艳 通讯员 欧阳博 采写 图片由记者 吴延 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