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全面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四年累计减贫28.1万人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精准落实扶贫政策 精准实施到户帮扶

宜昌四年累计减贫28.1万人

“自2013年底对贫困人口实行建档立卡至2017年底,四年时间我市累计减贫28.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6.39%降低到5.56%。远安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8月20日,我市第四场“牢记殷殷嘱托,落实全会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宜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在全面落实攻坚责任的同时,我市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落实扶贫政策、精准实施到户帮扶上下足“绣花”功夫。各县市均组建精准扶贫信息中心,加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措施,确保贫困户稳定达到“两不愁三保障”。

“全市用于精准扶贫的资金,仅2017年至2018年就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30亿元。”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对全市40个深度贫困村,市级每村每年扶持100万元,共整合项目资金9.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15个。在资金使用上,目前已对所有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对符合条件的共发放贷款12.9亿元,惠及贫困户4.96万户,组织动员省、市、县三级工作队1351个3354人脱产驻村,44077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

同时,借助“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和公益捐赠活动,广大市民和爱心企业投入到帮扶贫困活动中。我市还出台了《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具体规定》,开通了“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和“963888”扶贫领域违纪专项举报电话。

通过脱贫攻坚,全市1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11837元,增加到15253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水泥路和宽带网络。“十三五”以来,解决了17.3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172个贫困村生产生活用电、210个贫困村无线通信网络覆盖问题,完成危房改造3.48万户,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没有贫困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

此外,远安龙凤村乡村旅游扶贫、长阳木瓜产业扶贫、五峰红花玉兰产业扶贫和发行全国首单扶贫债等亮相央视,“磁铁支部”弭水桥村、“空中红旗渠”木桥溪村成为省市抓党建促脱贫的样板,涌现出了“退休县官”罗官章、“土家背脚佬”覃远奉、“脱贫铁人”郑学群等一批典型。(三峡日报记者熊东华、黄莉莉,通讯员张鹏)

相关报道

全面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14.4万名贫困人口2019年脱贫

8月初,“远安县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这一消息令人振奋。在脱贫攻坚战中,宜昌是如何精准发力,推进全市脱贫攻坚整体进程的呢?8月20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扶贫办负责人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向记者介绍了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成效,展示了宜昌脱贫攻坚经验和典型。

严格核查 远安脱贫摘帽过“三关”

作为2017年全省首批全域脱贫的重点县之一,远安县“过五关斩六将”,经历的审批程序之严、要求之高、考核之细前所未有。第一阶段,远安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中心工作,县级领导和部门“一把手”全部下沉一线,7名县委常委包乡镇、15名县级领导包重点贫困村、103个“第一书记”进村驻点,对照脱贫标准,逐项梳理,攻坚克难。

2017年12月,市级组建50多人的核查评估专班,对远安7个乡镇20个村60个村民小组(自然组)1502户3201人进行了实地检查评估。“初审结果,远安县‘三率一度’全部达标,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46%,脱贫人口错退率为0.07%,贫困人口漏评率为0.09%,群众认可度为98.11%。” 据远安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这些远优于国家要求的“三率”控制2%以内和“一度”高于90%的标准。

最后阶段,再由省里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自主选择路线,实地随机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汇总,得出评估结论。对评估组反馈的问题,远安县“以无当有、以一当十”全面开展整改。整改结束后,省扶贫办又组织20名行业专家对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核。今年8月,由省政府发文确认远安县正式摆脱贫困县称号。

着力扶志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脱贫致富,根本上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通过宣讲政策、树立身边典型、奖补物资、技术培训、基层组织带动等多种方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把“输血”转变为“造血”,为贫困群众筑起精准扶贫的“攻坚利器”。

各县市区扶贫、扶志和扶智事业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远安在全县选用501名乡贤能人作为“百姓宣讲员”,用“远安话”宣讲帮教,让百姓看得到,听得懂;秭归峡口村采取“以奖代补” 激励措施,给干得好的贫困户免费送化肥、农药等,起到了奖勤促懒的作用;兴山南阳镇开办了“扶贫车间”,集中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就地就业。

“宜都弭水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发展茶叶、苗木和旅游服务业,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以上,吸引300多名在外务工人员返乡,700多名村民从产业发展中获益,带动贫困户38户108人脱贫。”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这类的例子数不胜数。

强化力度 决战2020年脱贫任务

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到2020年如何保证既定目标能够按期实现?市扶贫办负责人认为任重而道远,必须细分计划、精准执行、合力保障。目前,全市现在还有14.4万名贫困人口。“我们的分年度目标是,到2018年,秭归、兴山脱贫摘帽,55个贫困村出列,10.1万人脱贫;2019年,长阳、五峰脱贫摘帽,16个贫困村出列,4.3万人脱贫;2020年,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市扶贫办针对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和家庭意愿作了汇总分析,据此确定了推进计划。

“接下来,将通过强化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精神脱贫、支撑保障等措施,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四个“两手抓”:一手抓贫困地区攻坚,一手抓插花地区脱贫;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公共服务完善;一手抓未脱贫群众的脱贫,一手抓已脱贫群众的巩固;一手抓当前脱贫销号,一手抓长远致富发展。切实加强主体责任,落实“一把手”亲力亲为抓扶贫。同时,加强资金投入和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和村级组织功能,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真正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三峡日报 记者 熊东华 黄莉莉 通讯员 张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