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点福利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数字文化服务篇

“李爷爷,您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免费在网上看书啦。”7月30日,西陵区学院街办民主路社区工作人员昌玉,来到社区居民李泽玉的家中,教他下载使用“宜昌市移动图书馆”APP。

昌玉边滑动手机界面边介绍,完成登录之后,就可进入主页面,里面有电子书、有声书、报纸、期刊、视频等多个类别,光书籍的种类就有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等20多个种类,“您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进去选想看的。”

喜爱诗歌的李泽玉点开“微视频”,找到栏目“微国学”,选择了《诗经中“四言”独领风骚》,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他感慨:“这个小玩意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听书,更能看视频,真是太方便了。”

延伸公共文化的“触角”,宜昌借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东风”,加强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数字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宜昌第一个数字文化服务品牌数字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随后在全省率先建成有声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2014年,宜昌又在全省率先实施数字文化馆工程,建立了远程文艺培训教学系统、实体体验空间、非遗数字化展厅等。如今,数字博物馆建设全面启动,已完成2个专题资源库的建设。

平台建设起来了,如何让数字文化服务普惠至基层群众?宜昌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作用,让“格格”成为数字文化服务推广的人才队伍,打通数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由此,数字文化服务由点到面,推广辐射至全市各个社区。

整合资源,精准对接。2016年,宜昌市“文化e家”平台上线,整合了各类数字文化服务资源,以“菜单”预约形式免费向基层市民提供“点单看戏、点师培训、点题观展、点卷阅读”等服务,市民通过服务号在线点单,还延伸了活动报名、志愿者服务、场馆预约等内容,使培训走出教室、展览走出展厅、文艺活动不再局限于台下的观众,市民可随时享受指尖上的“微服务”带来的便利。

公共服务“下沉”,城乡实现全覆盖。利用“四务通”、广电网等,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普遍具备数字文化服务提供能力,实现了无线覆盖和数字覆盖进村入户。侯心俭说,过段时间回去枝江三藏寺村老家,他要把印有“宜昌市移动图书馆”“文化e家”二维码的小卡片带着,让村里爱阅读、爱学习的老人孩子们也来扫一扫,不出门就可以看书、听戏。(三峡日报 记者 杨春艳 见习记者 杨子 通讯员 王风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