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服务篇
“猫头鹰要睡觉了,但树林里的动物们都在活动……”7月21日,市图书馆“快乐小屋”活动室里,阅读志愿者韩宜洋正绘声绘色讲着故事《晚安,猫头鹰》,小朋友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想象着。
“快乐小屋”亲子阅读活动是市图书馆2011年启动的阅读服务项目,旨在指导幼儿阅读、培养儿童早期阅读兴趣,至今已经举办了150期。而带领孩子们读绘本的这群“故事妈妈”,正是宜昌文化志愿者的代表。
他们有的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的是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还有一些爱心妈妈和社会公益人士。“我的孩子是这项志愿服务的受益者,后来为他们的志愿精神感动,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员。”“爱心妈妈”张慧笑着说。
炎炎夏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层出不穷。在西陵区西陵街道土街头社区,“闭上眼睛听电影”持续开展着。这是宜昌自2016年开始推广的一项志愿服务视障人群观影活动,志愿者为视障居民提供电影讲解服务,致力让特殊人群享受到和普通人平等的幸福。
“快乐小屋”亲子阅读活动、“闭上眼睛看电影”,只是宜昌文化志愿服务的缩影。近年来,宜昌紧扣总分馆建设、公益课堂、特殊群体关爱等,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展等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打造了图书漂流、三峡文化广场月月演、三峡画院大美宜昌等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在宜昌,品牌文化志愿服务不断涌现。事实上,文化志愿服务品牌的培育需要较长时间的坚持,骨干成员的稳定是关键。如何保障活动开展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宜昌探索出以文化系统工作人员作为文化志愿者骨干逐步壮大队伍的新路径。
“快乐小屋”故事会的志愿者最初由图书馆少儿部的工作人员担任,尔后不断吸收多种力量参与,队伍不断壮大,但少儿部的工作人员一直是骨干力量,从而保障了活动的持续进行。
文化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宜昌鼓励引导群众在各类文化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个人或团队志愿者身份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人乐当文化志愿者。目前,全市文化志愿者达到43000多人,占常住人口的1.05%。
三峡风合唱团等文化志愿者团队多次成为钢琴音乐节等重要文化活动的演出嘉宾;宜昌三峡交响乐团经常开展惠民演出活动;果园文学社辐射至全市若干单位、企业、社区;长阳、五峰、夷陵等地的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长期担任义务授课老师,传承传统文化……(三峡日报 记者 杨春艳 见习记者 杨子 通讯员 王风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