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旮旯里的金色蜕变 国网捐建宜昌101座光伏扶贫电站回访

5月,江花胜火水如蓝。国家电网公司实施阳光扶贫,在秭归、长阳投资2.13亿元,为101个贫困村捐建的光伏扶贫电站,已投产运行1年。

电站运行管理得怎么样?光伏收益、扶贫效果如何?记者前往秭归探访。

“管”出高电量,脱贫添利器

36组蓝色光伏板,洁净如新,齐整地伫立在一片茵茵绿草之上,贪婪地吸收每一缕阳光,一排排灭蚊纸和灭蚊灯,静静地守护左右。

5月15日下午1时,烈日当空。两河口镇高桥河村玉竹光伏电站管护人员张邦华坐在室内,打开手机上光E宝APP,适时监测光伏电站。

“我每天早晚巡视一遍,做好记录,其他时间可以通过手机查看站内设备运行状况,360度监控无死角。”张邦华翻开电站日常维护记录表,将电站运行以来的记录全部展示给记者看。其中5月8日这天的记录旁,有他的红笔圈注:“从2017年5月8日投运至2018年5月8日,总发电量225211度。”

“这是我管护电站一年来的收成,县里给我算过账,实际利用小时为1010个,远远高出了设计利用小时数834.7!”朴实的汉子咧开嘴笑了,“我们只要用心就能管好,光伏电站就一定能产出高电量!”

“截至4月底,全县47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954.97万千瓦时,远超预期!”秭归县供电公司扶贫办主任向立贵介绍,这得益于该县从上至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包括:县政府出台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办法,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简单地说,就是县扶贫办牵头管,县发改局主管,紫昕公司专业管、各乡镇全面管、村级看护日常管、供电公司协助管、生产厂家售后管,逐层分工,权责分明,压实责任,管理到位。”向立贵说,秭归山大人稀,自然条件较差,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

她打开“秭归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微信群,“县、镇、村、光伏电站每一级负责人都在群里,有问题能及时解决。”

玉竹光伏电站附近有农田,村委会在电站旁立起了警示标识牌:“周围农户禁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周围30米内严禁种植超过3米高的植物”。

“村里有光伏电站后,周边15个农户再也没有燃放过烟花爆竹,上坟都不烧纸,生怕污染了光伏板。”张邦华告诉记者,为了减少扬尘、保持水土,附近村民协助种植了黑麦草,一年四季绿油油,既能吸收尘土,还能美化电站。

夏季蚊虫多,附近烟农送来了30张灭蚊纸,以减少蚊虫附着,影响光伏板晒太阳……

“国网公司投资援建光伏电站,是对深度贫困村的深厚情谊,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变情谊为实力,实现户脱贫、村出列,走上致富路,才能不负厚望。”高桥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立孝动情地说。

“领”回好收益,发展强底气

“按照结算程序,村里已从镇上领回了光伏上网收入7.1万元。”周立孝告诉记者,这是多年来该村真正意义上的集体收入,从此“空壳村”脱了帽,光伏收益的每一分都用在了脱贫攻坚的刀刃儿上:村级公路维修了14公里,6个特困户也实施了危房改造。

依托光伏电站稳定收益,该村谋划年内实施构树加工、茶叶加工、柑橘优化等三大产业,直接带动120余贫困户实现增收。其中,茶园改造项目,贫困户茶园面积100亩,已落实改造90亩。构树产业项目,计划栽种300亩构树,落实贫困户150亩。

“光伏电站明显增强了贫困村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弥补了我们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短板,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把利剑!”两河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梅全喜说。

该镇有云盘、中心观、天池垭、高桥河4个重点贫困村实施了光伏扶贫发电站项目,运行一年来,每个村均实现了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的目标,道路维修、水利管护等小型公益事业有钱办了,还扶持20多个重度贫困户改造了危房。

这是九畹溪镇界垭村制定的光伏收益方案及分配表:日常管护费0.36万元,专业维护费2万元,电站生产基本预备费5万元,扶贫助学基金2万元,扶贫救灾基金1万元,扶贫济弱基金0.6万元,医疗救助基金2万元,居民环境卫生维护0.2万元,道路交通维护0.8万元,饮水工程维护基金0.3万元,合计14.26万元。预备费、基金没用完的自动滚存到下年。

村党总支书记李芹发告诉记者,全村170户贫困户,现已脱贫162户,2018年底将实现整村脱贫。

“分”到好钱景,振兴有活力

沿盘山公路一直往上走,茅坪镇溪口坪村8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黎本华的家就到了,但他却在更高的山上放牛。

约20分钟后,黎本华满头大汗地出现了。“今天忙得很,我正在卖牛!”黎本华和记者打过招呼,就吆喝牛贩子屈定红进堂屋坐。

“老黎,又跟你加了两张,一共44张红票子!”屈定红就从裤兜里掏出一沓钱递上来。黎本华搓了搓手,乐呵呵地接过钱。

“这头小牛只喂了7个月,赚了1800块!”黎本华高兴地说,小牛是他用去年在光伏电站务工的收入买的,只花了2600元。

黎本华身患风湿,妻子右手残疾,女儿正在县职教中心读书。肯吃苦的夫妻俩想养猪养牛改变困境,却缺乏启动资金。

后来,村里请他当光伏电站管护员,每个月300元稳定收入。一年下来,相当于为他支付了女儿3个月的生活费。加上去年他在光伏电站务工收入,共增收5000多元。

有了资金,黎本华买回两头小牛,喂了几个月后出手卖掉。去年他又出栏10余头生猪,毛收入两三万。他说:“手里有光伏收入作为流动资金,大胆放手干,脱贫致富是迟早的事。”

九畹溪镇界垭村55岁贫困户李自清是个单身汉,村里为他提供公益性岗位,日常管护光伏电站,每月收入300元。基本生活解决后,他正专心学习厨艺,筹办农家乐。

在界垭村,和李自清一样通过公益性岗位补贴生活的,还有20余位贫困户。

“截至今年4月底,10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所发1923万千瓦时电量,均按统一的上网电价结算到位。”国网宜昌供电公司扶贫办负责人陈先学说,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光伏扶贫电站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风吹红叶胭脂色,雁叫空林橘柚香。峰回路转,一座座光伏电站,在秭归的青山绿水间闪耀金光,那是国家电网公司在穷山旮旯里实现的金色“蜕变”。(三峡日报 记者 肖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