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重点不松劲 ——三论贯彻落实全市干部大会精神

全市干部大会明确提出,落实“五个加速转换”,今年要全力以赴在“七个方面实现新作为”。“七个方面”是重点,“全力以赴”是要求,“实现新作为”是目标。全市上下务必聚力重点,一刻也不松劲,一瞬也不分神。

打好“三大攻坚战”要有新作为。把防范化解风险摆在突出位置,补齐短板,加固底板,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肩上有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聚焦准、实,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精准帮扶重点群体,着力破解深度贫困,充分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

标本兼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以压倒性力度抓好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继续实施化工产业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转搬年度任务。

抓实项目投资要有新作为。项目带动投资。把好“科技含量”“产业带动力”“环境容量”三个标尺,谋划实施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保障项目以及一批中小型成长性项目,发扬“争”“拼”“抢”的精神,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招商吸引投资。招商引资不怕比基础条件、比优惠政策,就怕比狠劲比耐心。要盯紧看牢、持续跟进前期招商推介的后续工作,紧盯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以及优质民企,早谋划、优服务、促推进、快落地。

环境赢得投资。资本是长“脚”的,一个地方营商环境被“差评”,不仅投资进不了,现有企业也可能“拔腿就走”。要进一步做优诚信、法治、政务“三大环境”,以环境“含金量”换来项目“实物量”。

服务培植实体经济要有新作为。当前,宜昌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仍过高,本土企业技改投资不足。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均低于全国、全省,提升空间很大。全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六成以上,高于全省。因此,要坚持“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发展实体经济第一,实体经济制造业第一”,打牢实体经济基本盘。

工业再提升,着眼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宜昌行动纲要》和“三年技改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和安全水平。

现代服务业再提升,围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研发、康养、电商、全域旅游等重点领域,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切实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

民营经济再提升,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推动民营经济成为宜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新旧动能转换要有新作为。统筹做好“加、减、乘、除”,尽快尽早让新经济挑起大梁,早日跨越转型升级关口。

持之以恒做“加法”。打好“三峡牌”“自贸区牌”“区位牌”三张牌,不断放大转型发展优势。强化与三峡集团等大型国企的战略合作,创新发展“后三峡经济”。对标深圳前海自贸区,加快制度和政策创新,提高速度和效率。统筹推进宜昌综合保税区、三峡保税物流中心、三峡临空经济区建设,打造更加顺畅高效的互联互通网络。

集中攻关做“减法”。严防“五小企业”及非法码头、非法采砂的死灰复燃。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倒逼落后产能和无效供给退出。

创新引领做“乘法”。切实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依靠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升上来,推动形成转型升级的根本性变革。

突破藩篱做“除法”。当前,审批慢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继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实施乡村振兴要有新作为。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要有新作为。坚持“双核”驱动,城区和县市区联动发展、错位发力,南北互补、区域协调,营造百舸争流、抢前争先的发展氛围。

改善保障民生要有新作为。在幼、学、劳、病、老、住、弱“七有”上落细落小、持续发力,对老旧小区改造、农村消危减土、菜市场改造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四好农村路”“厕所革命”等重点民生工作全力推进、确保落实,让发展成果更有温度,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