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客说丨以技术创新实现海绵化城市需求 城市更智慧

编者按: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创新创业之都的决策部署,引导更多有志有为青年在推动供给则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引领“四新”经济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共青团宜昌市委联合本报共同推出“青年创客说”专栏,进一步凝聚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转型跨越的青春力量,敬请关注。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时,提出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在宜昌,有一位创业青年致力于“环境友好型城市建筑排水系统”。通过深度挖掘“慢排缓释,源头分散”的海绵化城市需求,提供解决人造城市发展过程中阻绝水与生态根本问题的集成方案。他叫郭彪。

2014年,郭彪下定决心返乡创业。当郭彪在宜昌市区寻觅办公地点的时候,打听到团市委与鑫鼎集团专门打造了一个青年创业孵化器,可以免费入驻,还提供培训等配套服务,他积极申请,最终,通过审核,将自己的星时达节能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落户于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3月10日下午,记者随郭彪前往江南一项目工地查看雨水收集系统施工进展,路上,郭彪细致地讲解他的集成方案。“你看,如果使用收集起来的雨水,就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途经磨基山,一辆洒水车正从路边的消防栓取水。郭彪解释道:“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面被硬化,地表的径流系数发生了改变,土地蓄水能力下降,通过我们的技术措施,提高了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让土地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备弹性,暴雨时有一定的储蓄能力,实现错峰调蓄,节约雨水资源。”

来到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用于埋放雨水收集回用装置的基坑已经完成。据郭彪介绍,接下来就是将数千个雨水收集模块组装成一个庞大的矩阵,雨水就是在这个矩阵中汇集起来。郭彪承接的这个工程规模不大,容积80立方米,造价仅20多万元。但作为创业者的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个项目不仅由我施工,还是我二次优化设计的,如果达不到设计预期,不是自己打脸吗?”

事实上,早在公司创立之初,郭彪就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雨水收集模块,它不同于现在市场上方正规矩的模块,柔韧性、稳定性都更强,而且可以根据基坑随形就形。这个名为“新型结构组装式雨水收集模块”的发明,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预计年底上市。

“创业的根本在创新”,星时达环境友好型城市建筑排水系统研发工作室也被评为湖北省“青年创新工作室”创建单位。郭彪和他的团队坚持走技术创新路线,开发的《虹吸悬吊横管焊接对接支架》、《PE管带水焊接装置和工法》等发明专利填补了行业空白。并多次在与瑞士、德国同行竞标过程中脱颖而出。国贸、水悦城、奥体中心、求索•众创中心乃至某军用飞机库的排防水系统,都有星时达在其中贡献的力量。

在位于合益路的青年文化创业园内,郭彪的公司很小,却很独特。门前约8平方米的空地上,整齐摆放着一圈种在各式各样的管道、轮胎里的花花草草。“这都是工地上的边角废料,捡回来种上植物,还蛮好看的。”如今,郭彪正在思考餐饮油水预处理系统、种植顶板零坡度排水系统、生态绿墙、排水管网在线监测平台等,在他构建的蓝图中,城市建设将实现管道路由技术最优化、设备物联化、监测智能化,最终达到城市智慧型、环境友好型的目标。(记者 易玮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