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河畔的千年古音 兴山非遗传承人陈家珍的惊艳人“声”

“郎在高山打伞来,姐在屋里做大鞋。左手接了哥的伞,右手把哥抱在怀里……”1月1日晚,兴山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家珍登上央视《记住乡愁》第四季开播晚会,将藏在大山深处的千年古音唱响全国,一时惊艳四座。

1月18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位于香溪河畔的陈家珍老人家中,只见耄耋之年的她精神矍铄。刚一入座,陈家珍就放开嗓子,一首高亢明亮的兴山民歌《五更》将记者一行带入千年古音的韵律中。

偷师学艺半生苦

1936年,陈家珍出生在兴山县黄粮镇户溪村,世代生活在此的祖辈们以种田为生,他们在干活时听着激昂的山歌不怕热、不觉累,浑身都觉得“劲逮逮”。

陈家珍的太叔、爷爷和父亲在都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锣鼓匠,打小就耳濡目染的她,在7岁多就学会了《采茶》《五更》《探郎歌》等歌曲。

但兴山民歌描述的大多都是男女之情,女孩在那个年代绝不能学唱这类歌,陈家珍便趁父亲教别人时暗地偷学。那时候,陈家珍只能等大人下田了,或独自在山沟里洗衣服时才敢放声高唱。有一次,她在偷唱时被父亲撞见,手臂上被鞭子打得满是血痕,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再学。

1950年,陈家珍嫁给同村锣鼓匠世家的万能银,跟着他学会了更多兴山民歌。“唱歌可以忘记烦恼。”后来,丈夫不幸离世,陈家珍一个人拉扯八个孩子,生活非常不易,山歌慰藉着她的生活。

柳暗花明再放声

1981年,兴山县举办首届民歌大赛,县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王庆沅到处物色人选,他们在户溪村被陈家珍的声音吸引,当即邀请她去参赛。

听说要去唱歌,吃过苦头的陈家珍连连拒绝,王庆沅多次拜访她才答应“出山”。“当时紧张得满身是汗,生怕出问题。”陈家珍鼓起勇气登上舞台,第一次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一展歌喉。

没想到,陈家珍独特的颤音让她一唱成名。此后,她频频受邀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2005年,她更是将藏在深闺的兴山民歌一路唱到了北京。“很多导演都说没听过瘾,非得让我再唱几首!”谈到兴山民歌受欢迎的程度,陈家珍笑呵呵地说道。

2006年,兴山民歌被成功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家珍的名气大起来,前来拜师学艺的人也多了。2013年,著名青年表演艺术家李玉刚专程来到兴山拜访陈家珍,他被老人所唱的民歌深深打动,并获得灵感,将兴山民歌融入到舞台剧《昭君出塞》中。

古音传承路迢迢

如今,兴山民歌走出去了,但如何才能坚持走下去?

为了让更多人学会兴山民歌,陈家珍开始手把手教儿女们唱歌。现在,陈家珍的四儿四女都跟着她学会了兴山民歌。其中,二女儿万梅知、小女儿万会知都是该项目的省级传承人,二儿媳王英菊、外孙余长坤是市级传承人。年仅10岁的小孙子万瑞峰和更小的重外孙女余思懿也已学得有模有样。

对外人,陈家珍同样毫不保留地潜心传授,她受聘担任黄粮镇中小学、高岚小学等传承示范基地的老师,无偿为400多个学生定期教学。如今,这些小徒弟们学会了《五句子》、《采茶歌》等曲目,个个都能登台演唱。

“前两天刚接到电话,让我去上海给学生们讲课。”陈家珍高兴地说,这些年她多次前去北京、武汉、四川多地,为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和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学生讲课,教他们唱兴山民歌,将兴山民歌的传承范围拓展出去。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将兴山民歌唱给更多人!”陈家珍明白,同所有“非遗”传承人一样,她所传承的不仅仅只是一首民歌,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兴山民歌简介:

兴山民歌,音调奇特。经考证,兴山民歌明确的历史记载已有800余年,而从其与曾侯乙编钟三度定律结构一致的特点来看,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2400多年前。

2006年,兴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陈家珍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兴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我国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田青、乔建中,称其是当之无愧的“三峡民歌王”、“鄂西歌后”。(三峡日报记者 荣飞 通讯员 黄妮丽)

记者手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辉煌。然而,许多“非遗”项目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难以被人唤醒。“没有几个年轻人能沉下心学这个。”谈到兴山民歌的传承时,陈家珍老人忧心忡忡,但她一句“只要我还唱得动,就会继续坚持”,让人倍感振奋!

正是有了像陈家珍这样的传承人坚守,才有了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薪火传承。兴山各地各部门也勇担重任,支持民歌进校园、入课堂,将千年古音的种子深植在少年心间,孕育出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一人之力, 难承百代之功;众人合力,则伟业可成。期待在“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兴山民歌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记者 荣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