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刚刚踏进2018年,宜昌迎来“两会”时间。
一份清醒始终在代表、委员的心头: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起步之年。
这份清醒中,市委书记周霁多次强调的“五大关系”再次引起大家的思辨:质和量、产和城、内和外、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保护,该如何科学把握?
这“五大关系”是宜昌用新理念指导具体实践,聚焦绿色、转型、跨越、小康,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容回避、必须处理好的重要关系。
从今天起,三峡日报市“两会”侧记将传送代表、委员们学习领会“五大关系”的“原声”,以期引导全市各地廓清认识,指导实践。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坚持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新标准、新要求。
从现实来看,宜昌的发展质不是太高,量还不够大,质量不高与数量不大并存。质量不高更突出。因此,质和量引来代表、委员热议。
思维一转 天地必宽
“提质,本身就是转型和变革的内容和目的。转型升级成功的标志也包括发展质量的跃升。”市人大代表梅峰说,转型跨越,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型,只有思维方式转了,行动才会跟着转。
市政协委员余祖民认为,要树立清晰的“质量观”:今天的质量决定着明天的速度、结构、规模,质量不高的问题不早点解决,到了一定阶段就难免“未壮先老”“未强先衰”。
“企业要持续发展,调整思维是关键。”这是市政协委员郑则暖经营企业的切身体会。郑则暖认为,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如今,随着科技发展,产业发展更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融入智能科技元素,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市政协委员亓新明表示,转变思维方式,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工艺升级,对老牌企业和“老字号”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市政协委员周代创说,没有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和消费业的转型升级也将是空谈。他认为,当前,物流业“小、散、乱、多”是最大的现实问题,要实现物流业的转型发展,就必须打破这一现状,向网络化、信息化、集约化、互联网化方向转型,降成本、提效益。
动能转换 “顶托”质量
“宜都目前正在加快康养产业发展步伐。”市人大代表阮晓阳直指动能转换,他介绍,宜都正举全市之力推进长江山城水都健康城、青林康养小镇、三江生态新城等建设,重点建设BNCT肿瘤治疗中心、中医药谷等项目,寻求建成中部重点、辐射全国的医养和游养中心,使康养产业成为宜都二次跨越的支撑点。
市政协委员于游海表示,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要实现发展上的提质增效,就要实施技术升级、开展环境治理。“新的环保形势下,环境治理是化工企业的生命线,不治理就难以为继,而且是谁先投入谁先受益。”
“动能转换,对发展质量能起到巨大的‘顶托’作用。”市人大代表熊涛表示,猇亭正依法有序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聚焦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主攻汽车产业、临空经济、保税物流,积极培育新动能。
市人大代表余瑞华则看好枝江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动能‘绿’值高,就会高质量续航。”
以质为帅 量质兼取
“企业发展,源于质量!”市政协委员席生华说,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以质为帅、量质兼取不可动摇。作为企业家,必须肩负社会责任,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确保质量至上,打造百年品牌,为国民健康保驾护航。一个企业,只有“质”做好了,“量”才能突破。质量双赢,企业才能长久发展。
“招商要以质为核心。”市政协委员陈金良表示,作为“一号工程”,招商引资要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应把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工艺环保达标、管理现代化等指标作为招商硬指标要求。杜绝原有“僵尸企业”问题没有解决,又新招一批。
市人大代表时疆谈到,对企业转型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有三条,一是能否减少排放甚至零排放,做到和环境协调发展。二是投资是否有产出,不能走过去的“投资借贷+杠杆”的老路,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投资有回报才能激发各方的积极性,才具有可持续性。三是劳动生产率能否提高,要广泛运用智能化生产方式,以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大幅提高生产率。(三峡日报 记者 李鹏飞 黄彦乔 何冠英 曹阳 裴乔丽 袁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