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舌尖上的需求而变:从田头看枝江农业供给侧改革

春耕时节,记者在枝江农村采访发现,从合作社到加工企业,从生产基地到农户,都围绕消费者舌尖上的需求在调整在转变。

今年初,该市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步伐,加强农业“两品五化”建设,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电商化营销、绿色化发展。

目前,全市已有36家果蔬、25家畜禽、15家水产标准化示范基地,“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72个,农产品标准化规模达到47.962万亩。

从“量”的扩展到“质”的提高,枝江农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千亩地只种一种菜

3月2日,董市镇洪志村,挖掘机正在整理土地。

“这1300亩地,只种一种菜,广东菜心。”美合蔬菜合作社理事长冯清华介绍,这个标准化蔬菜基地将实行水肥一体喷灌系统,建成后每天可为广东、上海、杭州等地市场提供菜心15吨。

“为什么只种菜心?”记者有些不解。“长江流域的空气、湿度能种出最好的菜心。”冯清华种植菜心三年,今年终于扩大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

冯清华说,同一棵菜心,采收标准却不一样。广东喜欢短的,上海喜欢长的,杭州喜欢又短又粗的。“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化,要按他们的口味种菜。”

说话间,冯清华又接到订单,“今天广东的菜心价格12元一斤,不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棵菜心,满足的是人们的精致生活。

低温榨出高档油

穿过金黄的油菜田,记者来到问安镇天清水稻合作社油菜籽加工厂。

厂门口,“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的授牌十分醒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低温压榨技术”怎么落户到问安?合作社总经理龚天清说,“既要安全,又要营养,这就要靠先进的技术来实现。”

枝江市农业局副局长尤卫东介绍,以前油菜籽加工都是采用高温压榨技术,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也不利于吸收。去年底,该市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合作,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微波处理油菜籽低温压榨技术和清洁提质物理精炼技术,生产出的菜籽油具有安全营养和“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堪比高级橄榄油。

“吃了多年的菜籽油,从此要进入高端市场了”。龚天清高兴地说,“而且能带动全市28万亩双低油菜籽大幅增收。”

供港鸡蛋“有身份”

“个个一般大,脏蛋要挑出。”

3月3日,枝江双圆禽蛋养殖合作社包装车间,总经理李绪平正在叮嘱工人。

记者看到,2个工人正在给鸡蛋喷码,每枚合格的鸡蛋,都被打上了红色的“身份证”,每个包装箱都贴有电子标签。

去年,合作社供港、澳禽蛋2000多吨,蛋品质量安全实现了“零事故。”

“食品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李绪平介绍,除检验检疫部门和畜牧局监管外,合作社实行鸡苗购进、饲料配送、疫苗采购、疫病防治、养殖台账“五统一”,确保了质量安全。

“社员必须按标准生产才能加入我们。”李绪平说,目前,合作社社员已达到20户,今年1-2月已出口禽蛋200多吨。(三峡日报 记者 金贵满 通讯员 姚红 方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