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区迎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

本网讯(通讯员 赵明 胡璇)11月22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专家组一行9人对西陵区语言文字工作情况进行实地督导评估。评估组由国家语委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向明灿,国家督学、甘肃省政府参事李晶,教育部语用司政策法规与督查处处长周道娟及山东、广东等地的专家组成。

汇报会现场

评估组专家听取汇报

西陵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任蔚汇报全区语言文字工作开展情况

湖北省语委办主任曾彦、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曹艳丽、省教育厅督导办副主任科员熊音,宜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语委副主任叶爱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语委副主任覃照,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赵国英,市教育局教师管理科科长刘艾华,市教育工会副主席郭军燕,西陵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任蔚,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李扬,区政府办副主任李晓春,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席群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红杨一同参加评估活动。

督导评估组一行听取了西陵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任蔚关于全区语言文字工作的汇报,观看了专题片。针对西陵区语言文字工作经费保障、人员配备、普通话培训、语言文字规划、督查和奖励机制等具体问题,评估组向财政局、人社局、语委办等相关部门作了详细了解。

参观桃花岭小学“古诗词”校园文化

走进市实验小学书法课堂

在学院街办翻阅西陵文艺创作文集

考察国贸大厦客服中心

参观西陵区人民检察院干警书法展

评估组还先后深入宜昌市实验小学、桃花岭小学、学院街办、夷陵广场和国贸大厦、三峡广播电视总台、西陵区人民检察院等地实地督导,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访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西陵区教育机构、公共服务、城市街区、文化传媒、机关单位等行业和领域的语言文字工作情况。

据悉,西陵区搭建起一个条块管理、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的区域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形成了“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联动”的语言文字工作格局。制定《西陵区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率先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率先成为湖北省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思想库、先行者和排头兵”的发展目标。强化经费保障,“书香校园”“汉语言文化大赛”“一起读吧”“京剧进校园”等语言文字特色项目蓬勃开展。加强基础阵地建设,夯实语言文字工作根基。打造了“汉字听写大会”“三江书画节”“首善大讲堂”“千人诗会”“桃花诗词节”等一批学生文化活动品牌。

全区2297名教师全部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师普通话达标率100%。教师队伍中,普通话测试员17人,“一级乙等”教师184人。普通话基本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中小学“朝读经典”、幼儿园“起点阅读”纳入学校课程,成为教学常规。各校先后开发22套校本教材,成立516个书法、朗诵等学生社团,书法比赛、朗诵节、戏曲展演精彩纷呈。“3·20体验百分百”成长计划让阅读实践成为学生领略厚重文化底蕴的途径。

党政机关率先示范,普通话成为机关日常办公、会议和公务接待用语,会议发言实现全员普通话,全区机关干部普通话达标率达80%以上。文化传媒表率引领,严格稿件审签程序。三峡电视台举办“推普形象大使”选拔,展播语言文字公益广告,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区旅游、文化、卫计、城管、政务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行业管理规定,作为展示行业形象名片着力打造。

西陵区通过形式多样的推普周、语言文字法制宣传等活动,大力开展“推普宣传”。将规范用语用字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文明单位创建内容,充分发动全区近400家文明单位、5万余干部职工带头示范,以点带面。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墨池书院、尔雅诗社、果园读书社等一批社区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西陵区打造了“西陵文艺”创作品牌、“西陵教育”发展样板、“文化西陵”发展名片,促使语言文字工作实现内涵特色发展,为“首善之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