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兴山县人大代表黄明波、黄明通过人大代表履职“县乡村三级网上服务平台”提交了1件反映黄家河村道路因洪灾损毁严重、安全隐患大的建议。10月15日,这两名代表的手机就收到了办结回复短信:该村道路改造升级计划和500万元资金已经落实。
“网上办理代表建议真快,仅半个月时间,长期困扰村里的老大难就彻底解决了!”昨日,黄明波高兴地告诉记者。
近两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借力“互联网+”,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目前,宜昌市、县、乡三级共101个平台已经全部建成开通。在此基础上,各地积极建设网上“家”“站”,进一步畅通“人大代表行动”组织宣传、联络交流、意见建议办理的履职“高速公路”,实现了代表信息“一网尽”,工作联络“一点通”,学习交流“面对面”,联系群众“零距离”,建议交办“网上行”。
兴山县人大常委会今年7月将服务平台终端延伸覆盖到全县96个村(社区),实现了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履职“一网到村”。贫困户可第一时间在平台上通过发帖、留言等形式,及时向人大代表表达诉求,人大代表通过平台或移动终端随时接访贫困户和选民。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分析整理贫困群众诉求,网上提交建议案。部分代表还通过平台中的“询问约见”栏目,对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监督问效。
咸水村贫困户鲍西芹自家种植3亩包菜,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正着急不知向谁求助时,在平台上联系到居住不远的人大代表李永翠。李永翠迅速与小组代表一道形成了建议案,并督促村“两委”联络宜昌桃花岭饭店,促成双方按照底单收购,与鲍西芹结对和指导开展多元化种植。
秭归县人大代表们走访发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许多贫困户面临的共性问题,便联名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建议》,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将这一建议转交给县政府办理。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强力整合资金资源,优化出4条健康扶贫措施,及时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难点问题。
秭归县茅坪镇花果园村贫困户林学梅,去年12月28日因尿毒症入住县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自付费用1895.81元,占总费用的8.6%。今年7月6日他再次住进中医医院,1个多月的住院总费用为5919.36元,当他办理出院手续时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住院结算清单定眼一看,个人自费21.33元,仅占总费用的0.36%。
据统计,全市570个代表小组,在“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知情知政、便捷履职、助力脱贫攻坚,已形成建议3793件,目前已办结和基本办结3005件,办结率达79.22%。(三峡日报 记者肖敏,通讯员田羊、王世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