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已商请护秋队解决群众反映的野猪泛滥问题,并启动了市场化狩猎队的组建工作。县水利局拟投资近百万元,彻底解决部分地区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9月24日,记者从秭归县人大常委会获悉,该县在“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坚持用真心、真情,严把“六关”,已在全省率先办结了第一次代表小组活动中收集整理的514件个案问题和代表建议。
严把问题梳理关。乡镇人大主席团认真梳理活动中收集的意见建议,形成书面问题清单,属于乡镇职权范围内的,由乡镇人大主席团直接转交乡镇政府办理;属于县级职权范围内的,由乡镇人大主席团以书面文件报县人大常委会,县人大常委会再次进行分类筛选后按程序进行交办。
严把问题交办关。县人大常委会对各乡镇收集整理提请县级解决的29件建议进行集中交办,要求责任单位在交办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严把指导督导关。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6个副主任牵头的督导工作专班,深入实地督导指导建议办理工作。乡镇人大主席团及时督导意见建议的办理进度。
严把问题解决关。各责任单位建立工作台账进行动态化管理,办结一个,销号一个,反馈一个。
严把办理反馈关。由乡镇负责办理的由乡镇直接答复代表和贫困户;由县级层面负责办理的,由各承办单位答复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并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直接答复代表个人。制订统一的《个案问题回执单》,由乡镇人大主席团连同答复意见送达贫困户个人,请反映问题的贫困户签字认可;凡是代表和贫困户不签字认可的,要重新办理。
严把典型宣传关。坚持镜头“朝下”,切实抓好活动中先进典型的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通过严把这“六关”,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社会各界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树立了县乡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崭新形象。(三峡日报 记者肖敏、通讯员周建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