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都市潘家湾乡潘家湾村的留守儿童们从“李妈妈”手中接过新学期大礼包:学习用具、体育器材、生活日用品等。
孩子们的“李妈妈”就是宜都市玉琴就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琴。在外创业成功的她,回乡带动妇女发家致富,并主动帮助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市妇联主席周赟鸿说:“我们通过群团改革,建立起开放协同的社会动员机制,从贴近服务对象着手,找准新时期群团工作的着力点,真正实现‘群众所需为我所求’”。
一线妇女参与群团领导
7月28日,枝江市七口堰社区召开妇代会改建妇联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通过选举,一批“知妇女群众、懂妇女群众、爱妇女群众”的基层优秀妇女进入第一届执委会。
今年,市妇联致力于群团改革取得实效,吸纳各行各业优秀干部和人才,让更多一线基层人员参与群团机关领导工作。
记者在《宜昌市妇联改革实施方案》中看到,市妇联将改革重点放在“夯实基层”方面,基层一线人员在市妇联常委中不低于15%,在执委中不低于40%,在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中不低于80%。
市妇联领导班子兼职和挂职副主席超过一半以上,社会各界妇女在市妇女代表、执委、常委中的比例分别达到80%、40%、30%,高于省妇联要求的标准。
为加强基层力量配备,县级妇联通过专兼挂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以保障,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并配备专职副主席或专职工作人员(群团专干),着力从实践上解决妇联系统改革“改什么”的问题。
目前,全市建设完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阵地6个,建设乡镇(街道)妇联、村妇代会、社区妇联“妇女之家”1725个,其中达到“六个一”基本配置指标“妇女之家”占51.3%。
“互联网+妇联”延伸服务
8月15日,秭归县妇联到聚维律师事务所召开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座谈会,与4名律师就“妇联维权+律师事务所”工作新模式,达成共识。
市妇联围绕改革强化“互联网+妇联”服务,与司法、人社、民政、教育等部门联动,探索女性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延伸了妇联工作“手臂”。
同时,结合县市区“农村网格四务通”平台建设,植入家政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妇联工作内容,着力打造儿童早教、寻找“宜昌最美家庭”、12338维权热线、公益木兰等具有宜昌特色的妇联群众工作品牌。
不仅如此,还将建立一批妇女儿童公益项目,拟依托宜昌木兰花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公众服务平台“智慧宜昌”开辟“妇女儿童之家”链接入口,先期开展家政服务O2O项目,逐步将妇女发展、家庭建设、科学育儿、关爱维权等项目纳入。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关爱单亲家庭协会、宜昌市旗袍艺术协会……今年,市妇联培育了40多个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特困救助、精准扶贫、才艺表演等各类活动。
“妇联改革突出打造维权、公益、慈善、助困等服务品牌,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更多差异化、精准化服务。”周赟鸿说。
市妇联还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农村“人情风”治理,在湖北省首推“家庭公约”试点,推广“制度+方法”家庭教育模式。在全省首创“家庭关系修复”,深入社区开展心理疏导和家庭关系修复工作,其成果在全国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试点宜昌现场会上进行经验介绍和项目展示。宜昌市妇联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周赟鸿表示,在推进妇联改革中,将把“群众是否受益”作为检验标准,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三峡日报 记者 覃燕妮 蔡昶 吴双 通讯员 胡芸)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