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创新移民就业增收渠道 对口支援助推移民产业发展

三峡大坝一景 记者 王昌明 摄

“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这是三峡工程建设时的承诺,也是三峡工程建成后的践行。三峡工程的兴建,让宜昌实现了继葛洲坝工程建设后的再次大飞跃,为三峡移民就业增收不断创新渠道。从2008年至2016年末,三峡集团对口支援宜昌市秭归县、夷陵区两地项目共计51个,累计对口支援资金约1.52亿元。

打造移民生态工业园

推进经济发展平台建设,破解三峡坝区产业空心化和解决移民就业难题,夷陵区乐天溪镇三峡坝区移民生态工业园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08年10月,三峡坝区移民生态工业园开工建设,园区内规划总面积3.2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土地4000亩,累计投资1.5亿元用于公共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三峡集团为园区提供2600万元用于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

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帮助三峡坝区移民生态工业园引进了如宜昌市天宇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源源管业有限公司、邓村绿茶集团进出口公司等一批极具潜力的企业、项目,大力推动了夷陵区乐天溪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从园区建成开园到知名企业的纷纷入驻,夷陵区副区长关文海看在眼里,“目前园区内已经入驻了13家企业,能够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百姓就业。园区‘十三五’规划目标为实现规模工业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税收5000万元以上,到时,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带动就业7000人以上。”

全力扶持本地移民企业

三峡集团全力扶持坝库区企业发展,让移民实现就近就业。

8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三峡大坝坝首的三斗坪镇高家冲村,这里也正是宜昌银罡桑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在三峡集团的资金扶持下,这家移民企业也进行了扩展,借助大坝之势,公司产品从无人问津到如今的供不应求。

在蚕丝被生产车间,4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一卷蚕丝在工作人员的合作下很快被拉开铺平,反复近十次,一床质量上乘的桑蚕丝被芯就已经初具雏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此两斤的桑蚕丝被芯需要用上好几千个蚕茧,一床桑蚕丝被芯价格十分可观。

“近几年三峡集团支持公司295万元,用于厂房及移民培训大楼建设,为公司的发展和坝区移民就业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解决移民就业60多人。在三峡集团的帮助下,银罡桑蚕科技服份有限公司逐渐走向正轨。”公司负责人高新章介绍说,“借助坝区‘一开一免’政策的施行,公司的‘中堡岛’和‘三峡人家’两个品牌,桑蚕丝被芯、桑蚕丝枕芯、桑蚕丝丝巾等六类产品已远销全国各地,公司被评为宜昌市重点龙头企业。”

多渠道促进移民增收

2008年以来,三峡集团对口支援周边三峡坝库区乡镇企业产业发展,引进一批企业落户,增强了坝库区乡镇自身的造血功能,为移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与此同时,通过加大坝库区茶种植、桑蚕养殖等扶持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有效促进了移民增收。

宜昌银罡桑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菊章向记者介绍,自己是坝区移民,已经属于公司的老员工了,一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公司的员工几乎都是移民,来这以前多半是只会种地的农民,在这里不仅学到了一门手艺,3000元的收入在这样的小镇上已经算不错了。”高菊章笑着说。

公司还有着自己的合作社,目前社员已经接近1500人,辐射了三斗坪镇柏果淌村、暮阳村、务河村、头顶石村、柘木坪村等5个贫困村,带动当地300多贫困户增收,促进三斗坪镇发展桑树种植业1.48万亩。

夷陵区委书记王玺玮介绍,自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夷陵区一方面举全区之力服务三峡工程建设,与三峡集团形成了“相互依托、互惠互利、唇齿相依”的关系;另一方面抢抓发展机遇,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产业扶持、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系列对口支援项目,坝库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升。2016年,夷陵生产总值突破54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位居全省I类县市区第3位。(三峡商报 记者 高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