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配送服务规范》下月实施 宜昌九成外卖小哥“达标”

“外卖配送员不应进入顾客家中、收取小费或有其他不文明举止。”8月5日,《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在北京发布,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规范实施前,记者对城区“外卖小哥”的工作现状作了一番调查了解。

高峰期一天几十单

顾客经常关心送水

昨日中午11时许,记者来到东山大道一栋大型写字楼,眼看中午吃饭的点儿就要到了,外卖小哥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在电梯里,记者看到外卖配送员余师傅戴着头盔、穿着工作服,左手提着餐,右手拿着手机打电话,“您好,您点的餐到了,我在电梯里,麻烦您到电梯口取一下。”

电梯到达13楼,余师傅站在电梯口,等待了半分钟,将餐送到了顾客手中,“师傅你拿瓶水喝吧!”顾客拿着一瓶矿泉水递给余师傅,余师傅笑着拒绝转身就走,赶忙去跑下一单。“夏天天热,经常有点餐的顾客给我们送水送西瓜、冷饮,我没有要过,这是我们的工作,应该做的。”余师傅说,天气越热订单越多,最多一天可以接三四十单。

另一位外卖小哥张师傅说,遇到过顾客给小费的,但没有收。“有的顾客住7楼,还没有电梯,夏天我们爬上去了顾客看着我们热,主动要求给点小费,我没有收过。”张师傅说。

配送员不进顾客家

九成外卖小哥能做到

记者注意到,规范对一些细节均作出了规定,其中一项最为引起市民热议:外卖配送员到达消费者门口,应轻声敲门,若无人响应,应电话或短信联系消费者。外卖配送员不应进入消费者家中、收取小费或者有其它不文明举止。

记者采访了来自三家外卖APP的20位外卖配送员了解到,18位外卖小哥都做到了以上标准,个别没做到也是因为顾客要求。陈师傅是一家外卖APP的送餐员,他做这一行有一年多时间了,他告诉记者,没有消费者要求,他们不会进入顾客家中。

外卖配送员黄师傅有一次因为顾客要求,他把餐帮忙放到了顾客家中的桌上。“那一次顾客点了很多菜,光打包盒就有十几个,分别装了三个袋子,顾客打开门后,自己提了两袋,要我帮忙把另一袋放进来。”黄师傅说,这也是他送餐近一年时间第一次进入顾客家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外卖小哥除了不进顾客家中,他们送到办公场所,也不会进入办公室,要么在门房等候,要么送到电梯口,“没有顾客要求,我们不会擅自进入到办公场所。”外卖配送员徐师傅说。

配送装备符合规定

消费者认为更放心

规范里对外卖小哥配送工作的要求,消费者又如何看待?记者也进行了一番采访。

“能有这些规范要求,我们肯定更放心啊!”经常点外卖的蔡女士说,有时候一个人在家点外卖,陌生人敲门有点害怕,会看清楚再开门,“如果外卖配送员都能穿着统一的服装,让顾客看起来一目了然,那我们点外卖会更放心。” 蔡女士说。

记者采访了消费者最常点的美团、百度、饿了么三家外卖APP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他们的配送员都配有统一的工作服、帽子、配送箱,装备上面都有明显logo,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清楚,但是其中也有配送时没有穿工作服的外卖小哥。“夏天太热了,有时候跑一圈儿衣服汗湿了就换了,穿上自己的衣服,这种情况很少。”外卖配送员刘师傅说。

记者了解到,如今几大外卖公司都要求配送员统一着装、整齐划一,“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的专业。”。一家外卖APP相关负责人说。

提高外卖配送质量

让消费者放心点餐

规范中还指出,在配送服务机构方面,《规范》明确规定外卖配送机构应具备企业法人资质,且具有固定办公场所和规模化的配送队伍;在服务人员方面,要求配送人员年满18周岁,且应对配送人员进行身份审核。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负责人表示,“为了规范外卖配送服务过程,提高外卖配送的服务质量,培育可持续性规范经营的外卖配送服务企业,引导外卖配送市场向着规范有序、注重诚信的方向发展。”

相关专家表示,外卖配送服务规范的发布,不仅是为了用户考虑,更是具有长远的眼光看待外卖这个巨大的市场,预见性的使送餐过程中一些问题有了良好的解决办法,这一规范出台,使用户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使外卖服务更加专业,使配送人员更加贴心。(三峡商报 记者 李梦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