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随着滨江公园大南门段生态篮球场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9座生态球场全部建成,市民可在滨江公园打篮球和羽毛球。
今年初,部分市民反映自发修建的羽毛球场,条件简陋、黄土裸露、影响城市形象等问题,市园林局结合全省住建系统开展的“大走访”活动,就市民反映的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市民中,大部分市民表示应进行统一规划,以绿地建设为主,休闲场所为辅,在节点处适量设置铺装运动场所,其他地方则加大绿地建设。
结合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及市民的反馈意见,市园林局先后开展了8个标准化生态羽毛球场和1个篮球场的建设工作,场地的建设与滨江公园园林景观和谐相融,不仅原有植被未被破坏,还新增了一些小乔木和色叶植物,进一步丰富了场地景观层次和效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方便市民夜间运动,篮球场加装了太阳能照明系统,所有场地都采用了一种类似蜂窝的特殊地板,场地表面平整,但雨水可直接渗入地下。市园林局副局长李羡军介绍:“运动场地的建设运用海绵城市生态理念,大面积使用PP材料悬浮地板和陶粒透水砖,既解决了场地积水问题,也提升了场地的防滑性和运动舒适性,让市民有更好的健身体验。”(三峡商报 记者 杨春艳 通讯员 李华 温铭鑫)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