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贸市场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缩影,也是市民衡量生活幸福指数的标准之一。 近日,市文明办公布了我市城区集贸市场实地测评打分排名,高新区接受测评的4家集贸市场均以98分的高分通过测评,蝉联测评榜首。
“自产自销,新鲜优惠,价格比照自贸区。”7月30日,在高新区南苑市场,自产自销区菜农别出心裁的广告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悉,由于周边农民自种蔬菜无处销售,只能挑担沿街占道贩卖,执法部门“久治不愈”。针对这一“痛点”,市工商局高新区分局协调南苑市场业主,将市场自产自销区拓展到300平方米,摊位增至60个,把周边占道贩卖的农民“请”进市场。分局综合科科长曹拥军告诉记者:“市场内成熟的管理让农民安心,农民新鲜的蔬菜使顾客开心。”
刚走进东山花园农贸市场,记者就遇到一位保洁阿姨正把清扫的垃圾就近倒入垃圾桶。“市场里放置了20多个垃圾桶,清扫的垃圾基本可以不落地,直接入桶。”在该市场,记者发现市场大门口车辆划线停放,经营区商品摆放有序,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和消防监控等各种配套设备一应俱全,市场管理人员和工商等部门驻场人员随时巡查,保障了整个市场有序运转。
在深圳路市场,前不久,东苑工商所副所长张震胜在拆除违建时,手臂被铁皮划开一条大口,在医院缝了6针,但他下午依然回到工作岗位,跟大家一起改良新修的地锁。在工商部门的推动下,深圳路市场一系列整治措施迅速推开:加装地锁实行封闭式管理,将过去乱停乱放的运输车辆移至市场外;文明劝导员迅速上岗,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大为减少;市场内保洁人员、保洁工具数量增加,一天三清运……经过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市场环境卫生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身边的菜市场变得干净整洁,周边居民最开心。“以前市场‘蓬头垢面’下不了脚,来买菜都不愿多呆一分钟。现在干净、整洁,‘容光焕发’,感觉很舒适。”家住市场附近的刘佳秀大娘感叹道。
据悉,高新区成立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工商部门牵头下,由街办、食药、城管、消防、公安、交警及市场管理方等单位共同成立了市场整治驻场专班,对每家市场建立责任清单,分解创建任务,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场整改落实、限期销号。下一步,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入市场进行宣传发动,要求主办方落实创建责任、经营户对照标准自查自纠。对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量身定制整治措施,实行“一场一策”,有效破除市场管理的“顽疾” 。(三峡日报 记者李鹏飞、通讯员陈晓君、刘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