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游,风景这边独好--宜昌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观察

7月10日,枝城五峰山村五峰山葡萄园硕果累累,吸引游客们前来观光采摘。记者 吴延 摄

“走,到乡村去!”如今在宜昌,周末乡村游已成为时尚。在田园美景中采摘果菜茶,钓钓鱼,在农家乐尝土菜吃年猪饭,大快朵颐之余还可以在农家体验农活,自然随心、其乐融融。

近年来,我市休闲农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迎来发展“井喷期”。7月10日,市农业局局长熊长权透露,截至目前,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企业和合作社达4300家,去年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营业收入逾40亿。休闲农业作为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在促进全市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传承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门联动为休闲农业“助跑”

宜昌市委、市政府将休闲农业作为旅游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主要领导多次过问休闲农业发展,指示要抓好全市休闲农业工作,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我市立足本地农业生产特点、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制定了休闲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把休闲农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宜昌城郊及县市城郊,推行以新、奇、特农产品生产为主,以科普、休闲、参与、体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模式;宜东平原和丘陵地区,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增加农耕文化内涵,着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采摘体验、特色动植物欣赏以及农业园区等特色休闲农业模式;宜昌西部山区,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民风民俗资源、特色村寨资源及山区特有农作物资源,大力发展以农业生态游、农业观光游、民俗风情游、登山健身游为主的休闲农业示范点或度假区。

我市建立联动机制,相关部门群策群力,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想办法、出实招。市委农办多次牵头研究将休闲农业纳入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市财政局把休闲农业示范企业纳入全市财政增信惠农贷范畴,安排相应资金支持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市农业局和市旅游局联合下发《休闲农业示范点认定管理办法》,开展休闲农业示范点认定工作;市直相关部门积极推荐行业专家,组建了休闲农业专家库,成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为全市休闲农业发展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营资本为休闲农业“加油”

我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市农业局印发了《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全市各地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先导,以实施精品果园、高效茶园、标准菜园、健康养殖园区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广袤田园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为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我市成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中心,鼓励社会资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休闲农业开发。“近几年来,一批民营资本进入休闲农业领域,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为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市农业局副局长孙劲松说,湖北土老憨集团加大“三产”融合力度,建设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形成了完整的柑橘产业链;宜昌百里荒生态农业旅游公司大规模整合农业资源,打造分乡万亩粮油、万亩蔬菜、万亩草场生态农业休闲项目;宜昌汇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巨资,把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高标准、现代化的农业生态园;湖北东方年华农业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蔬菜科技示范园、桃花园和茶花观赏园,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园。秭归橙香农业观光园、夷陵区富裕山农耕风情园、当阳林桥蓝莓采摘园等各种休闲农业项目,都是民间资本投入建设起来的。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农家乐达3700家,休闲农庄360个,农业观光采摘园19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50个,从业人员4.5万人,从业人员年平工资2万元以上。拥有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远安县和夷陵区,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枝江安福寺桃缘景区、1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夷陵区龙泉镇青龙村、10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2家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整个产业呈现出“覆盖面广、品质提升、各具特色、发展快速”的良好态势。

融合发展为休闲农业“壮骨”

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必须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我市以柑橘、茶叶、蔬菜、水产、花卉为产业依托,重点在宜昌城区、风景名胜区周边发展柑橘采摘、茶叶制作、蔬菜采摘、白酒酿造、花卉观光、垂钓等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柑橘节、茶文化节、桃花节等休闲农业活动品牌,促进了全市休闲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挖掘丰富资源,推动休闲农业与文化科教结合。通过挖掘宜昌丰富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资源,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产品。

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休闲农业与最美乡村建设结合。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项目,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镇,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夷陵区龙泉镇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全市17个村被纳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30个村获评全市最美休闲乡村。官庄村、青龙村以柑橘、花卉苗木产业为依托,以农业观光、采摘体验、节庆活动为纽带,成为全国全省闻名的最美休闲乡村。

“我市休闲农业工作起步较晚,休闲农业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基础设施离游客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三产融合还有很大空间,农民增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熊长权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依托水果、蔬菜、茶叶、水产、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科学编制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精品果园、高效茶园、标准菜园、健康养殖园区建设,建设一批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科普、休闲、参与、体验、娱乐为拓展功能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实现农区景区化、田园公园化、农产品商品化。

“力争到‘十三五”末,打造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县、5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乡(镇)村、4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休闲旅游年综合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谈到宜昌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熊长权信心满满。(三峡日报 记者揭兴伟、通讯员黄小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