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时评丨从一棵树,看城市精细化管理

市城管委对城市管理“二十大项”整治行动进一步细化,分解为43项具体进度指标。截至6月25日,井盖更换维修、排水设施改造、商业区综合体垃圾收运规范整治等项目已完成总进度的70%以上,其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是形成良好市容市貌、优美生态环境的有效路径,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坚实基础。市城管委对城市管理“二十大项”整治行动进一步细化,分解为43项具体进度指标,既是创建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精细化的管理之举。

说到精细管理,联想到前些时报道过的上海市对行道树的修剪,他们不是简单地“高了砍低、长了锯短”,而是通过“杯状形修剪法”“开叉性修剪法”“轻修剪法”等修剪,形成了一大批特色林荫道,整齐划一,美观好看,而且春萌新绿秋染落叶、夏带清凉冬送暖阳,树木的自然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从对一棵树的管护,不难看出城市管理的功夫下于精细、功效显于精细,精细包含着管理的方式方法,也体现出管理的态度作风。

精细化源自于日常管理的及时性。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全市井盖更换维修、排水设施改造、商业区综合体垃圾收运规范整治等项目已完成总进度的70%以上,集中行动的效果可见一斑。然而,人们也许会问,如果我们平时做好管护,使公共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又何至于临时突击之困之难呢?以行道地砖为例,一块砖破损了,维修不及时就会使一大片砖成为“跷跷板”,这时来维修处理的难度和所增加的成本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精细之道在于见于细微,行于未发。哪一个井盖破损、哪一块行道砖翘起、哪一盏路灯不亮、哪里第一辆车乱停、哪里第一袋垃圾滥放等等,都要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解决。否则,积习而难改,积重而难返,既不利于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也无谓增加城市管理的成本。

精细化渐成于日常管理的标准化。城市管理涉及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园林绿化、城市照明、城市水域等多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积累,这个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操作手册,实现了一定层面的标准化。以路面清扫为例,应做到六清、四无、二洁、一通。“六清”即路面清、人行道清、下水道口清、墙脚清、树根清、隔离障清;“四无”即无小堆垃圾、无废弃砖石、无积存污水、无漏扫;“二洁”即车辆、工具完好整洁,废物箱内外整洁;“一通”即窨井沟眼通。这些作业标准一一达到,路面清洁的目标也就实现了。显然,只有将城市管理的每一项都建立起细致可行、严格可考的标准,才能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最终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精细化显效于日常管理的人性化。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这与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但实现这一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定意义上,管理者与市民群众永远在前行的路上。因此,对于管理与被管理出现阶段性的矛盾和问题时,首先要求管理者站在市民群众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看一看、想一想,在情、理、法中找到有效的处置办法,进而得到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令人欣慰的是,城管等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如为瓜农提供“卖瓜地图”、让环城东路800多名摊贩进入“CBD”新夜市经营等,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有效维护了市容环境秩序。(三峡日报 黄彦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